社会实践

红色筑梦 匠心筑魂:文心筑梦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7-19 18:02    来源:文学院    作者:岑宛芳 于清屹 杨佩情 胡沁秾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探寻民族地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7日至13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心筑梦”实践队(下文简称“实践队”)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实地调研、非遗体验、红色研学、讲座培训与交流分享五个部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蓓、团委书记倪菁、22级辅导员崔宏博及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岑宛芳 于清屹 杨佩情 胡沁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探寻民族地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7日至13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心筑梦”实践队(下文简称“实践队”)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实地调研、非遗体验、红色研学、讲座培训与交流分享五个部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蓓、团委书记倪菁、22级辅导员崔宏博及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在活动中,实践队针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普通话推广两方面展开实地调研。首先,实践队前往飞龙湖,采取了“发放问卷+入户走访”的方式,对少数民族群众、旅游从业者和基层干部等群体进行调研,学习苗族的古老民俗文化与龙文化,了解当地情况,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展开探讨。

 


随后,实践队前往遵义泥牛黄工艺品有限公司参观调研。“非遗传承人”“贵州名匠”黄泽富为队员们讲解“泥牛黄”的文化背景并现场展示泥牛的制作过程。队员们采访了黄泽富与工厂匠师,了解“泥牛黄”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寻求“非遗”技艺在新时代创新和破局的必由之路,探究“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的可靠路径。

 

 

此外,实践队来到迴龙场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以视频记录的形式,结合自身师范专业,善用“大思政课”化用党的历史成为课堂鲜活案例和生动素材,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离开遗址,实践队前往红渡村,以进一步了解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红色文化的关联为主题,开展“推普”助力红色文化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实践队队员们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通过推普实践不断加深促进对党创新理论的理解,运用两者内在关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调研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真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实现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

 


学习革命历史,重温峥嵘岁月。实践队与遵义师范学院学生代表前往遵义会议会址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实践队队员表示,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定将不断发扬这种不言放弃、迎难而上的品质。

 

 

  交流互鉴,善学善思。陈蓓在遵义市余庆县求实书屋开展以“语言与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分析”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提升当地民众对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积极性,以推普赋能地方发展。

 


与此同时,实践队另外一部分队员于余庆县他山中学开展“博雅大讲堂”活动,从自我经历出发,同学生们分享学习习惯、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经验,传递“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

 

 

 文学院“文心筑梦”实践队以推普乡村振兴为核心,以重走红色长征路,重温红色记忆为主线,围绕“推普”、“非遗”技艺传承及发扬工匠精神等发展着力点开展调研,走进遵义。实践队以青年的行动、担当和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并发挥队员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当地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审读人:李红雷 倪菁

 

编辑:李艳伟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