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

追随心声 良诗共品: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诗歌漂流”大赛获奖者专访

时间:2021-12-13 21:38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刘璇    点击:
12月9日,由外国语学院学术科研部、历史文化学院学术科研部和文学院学术创新与劳育中心共同主办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诗歌漂流”大赛公示了获奖名单。历史文化学院的大三学生王朔、教育学院的大二学生郑博文和文学院的大三学生许璐涵分别获得了古体诗、英文诗和现代诗三大板块的一等奖。他们抱着对诗歌的无限热爱,用优美的词句,缅怀过去,展望未来,谱写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刘璇)12月9日,由外国语学院学术科研部、历史文化学院学术科研部和文学院学术创新与劳育中心共同主办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诗歌漂流”大赛公示了获奖名单。历史文化学院的大三学生王朔、教育学院的大二学生郑博文和文学院的大三学生许璐涵分别获得了古体诗、英文诗和现代诗三大板块的一等奖。他们抱着对诗歌的无限热爱,用优美的词句,缅怀过去,展望未来,谱写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王朔——重振旗“古” 独上高楼


今年是王朔第二次参加“诗歌漂流”大赛,去年她的参赛作品《江城子》只取得了优秀奖,而今年经过反思,她表示,“《江城子》的篇幅有点短,不利于很好地抒情,所以我换了《念奴娇》。同时以‘芳华’为词名,加入了我对青春年华新的理解。”正如诗中所云,“平高眺远,见万里晴空,云无留迹”,经历了大学前两年的迷茫,如今的她已拨开云雾,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保研文学院。未来她将继续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奋斗。


A1B3


郑博文——“英”缘际会 心中有


郑博文一直十分热爱英语,并且始终坚定不移地追随着这份爱。在大一时她就加入了华大桂声外文编辑部,如今已是主编的她,在一年有余的工作过程中学到了不少英语创作方面的知识,这也为她参加“诗歌漂流”大赛打下坚实基础。说到这次比赛,她表示:“当时也是偶然看到了比赛信息,恰好来了灵感,就写下了下来。”在作品《Youth》中,她描述了自己想象中于毕业之际在华师种下一棵树,并在成为老师之后,带着学生参观这棵树的情景。“这是我的青春,也是那棵树的青春,它会见证我作为一位老师的成长历程。”郑博文感慨道。


18A29


许璐涵——穿针引“现” 上下求索


不同于前两位获奖者的业余创作,诗歌对于许璐涵来说,不仅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她在未来最渴望的发展方向。在谈到初次创作时,她回忆道,“第一次创作是在高二,一些很偶然的经历让我想要把它们写下来。”此后,创作便成了她的习惯。而本次她的作品《第五组乐器》则来源于她最近的亲身经历以及她在乐团参与排练的灵感创作而成。谈到创作道路上的探索,她表示,“创作这个过程本身确实非常痛苦,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太刻意,试着学会观察生活,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下那些自然发生的事、自然产生的感受。要尽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穿针引线,在看似没有关系的事情中找到连接点。”


42CDF


青年最应追随心声。无论是偶然创作,还是探索已久,参赛者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诗歌的热爱,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华章。比赛主办方外院学科部负责人廖雨潆在赛后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华师学子参与此类比赛,切实地感受诗歌、聆听诗歌,写下更多美好的诗句,为异彩纷呈的大学生活添上诗意的一笔。”


编辑:刘焱妮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