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钟香禹)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7月11日至7月16日,“育”见“政”能量团队成员在赤壁一中吕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实习期间的首次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任务,团队成员逐步实现了从“理论学习者”到“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蜕变。此次教学实践活动以“在实践中学习,在指导中成长”为宗旨,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知识提炼能力和课堂讲授能力,为团队成员未来的教育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经授道,铺就青苗成长路
吕敏老师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活动初期便为团队成员制定了“观摩—模仿—创新”的成长方案。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案设计的逻辑框架到课堂互动的细节把控,从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到学情预判的技巧方法,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指导。经过初期听课、备课与试课,还有吕敏老师的针对性点拨,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在磨课中快速提升。吕老师鼓励成员们在课后及时复盘,将“学生困惑点”“时间分配偏差”等问题记录在册,共同探讨优化方案。在一次次研磨中,团队成员的教学思路愈发清晰,课堂设计渐显匠心。

图一 吕敏老师指导实践队成员
启智润心,巧解逻辑思维密码
团队成员以逻辑学为切入点,为学生打开理性思维的大门。陈子悦从创新思维的含义、特征与表现三个维度层层剖析,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领悟联想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深化了学生对创新思维本质的理解。肖润泽生动解析逻辑学三大定律,将抽象的逻辑规则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思维工具,帮助学生破除认知误区,筑牢逻辑思维根基。

图二 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打磨课程
悟道穷理,探寻认知发展轨迹
哲学知识的讲解注重理论与生活的融合,让抽象概念落地生根。钟香禹将哲学中的抽象原理与现实场景紧密结合,化繁为简地阐释了真理的客观性本质。此外,她深入讲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通过分析不同情境下真理的适用范围,引导学生理解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李丹阳讲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向学生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来源、发展及检验标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识论框架,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此次教学实践活动,让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活力场域。这场“传”与“承”的教育实践,既检验了团队成员的专业功底,也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双向赋能。此次活动不仅为团队积累了宝贵的一线教学经验,更让教育的初心在代际传承中愈发坚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审读人:潘广炜 袁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