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张睿仪 唐艺榕)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认知,7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荆门队(以下简称“荆门队”)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开展了《山中荆门》系列特色文化课程。本课程将绘画、手工与荆楚文化充分融合,荆门队队员魏燕国带领孩子们描摹家乡的大好河山。
魏燕国由诗词导入,一首《渡荆门送别》带领学生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唐代,徜徉在楚地山水之间。魏燕国由“山”展开,介绍了山的几种不同形态,她指出,山岳在古代被认为是生命的原动力,因此有着崇高的地位。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更强化了对故土的归属感。

图1魏燕国讲解诗词
带着对“山”的理解,同学们绘制出自己心目中“山”的姿态。大家将白纸撕出山的形状,再用蜡笔画上颜色、用卫生纸晕染开,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群山便跃然纸上。孩子们将自己对家乡的深情融入到作品中——苍峰中流淌的汉江水、夕阳下闪光的金山脉,笔落之处,皆蕴童真,充分彰显了同学们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自豪感。

图2魏燕国指导学生画画
课程期间,同学们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交流中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一道道稚嫩的笔触,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映照着孩子们对乡土的深沉眷恋。同学们纷纷表示,接下来会好好探寻家乡的文化宝藏,把家乡的精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争当荆楚文化的“小小传承人”和“宣传员”。
课程以诗词为切口,通过音乐、绘画、手工等不同形式,向同学们展现了荆楚文化的魅力。为了帮助同学们加强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魏燕国表示,将在未来课程中持续发力,运用好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所学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认同程度,为荆门当地的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图3全体成员合影
本系列课程除《山中荆门》外还有更多不同形式的展现形式,如《百米荆门画卷》《荆门的诗词》等,旨在丰富同学们的文学、地理知识,在同学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也想让乡土情怀厚植于每位同学心中。
心火支教团荆门队将继续开展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带着对荆楚文化的热爱与理解,不断发掘自然的奥秘、体悟文化的厚重、触摸土地的温度,以青春之力守护故土根脉、以青春之名塑造文化认同。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