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非遗传承路:恩施队深入舍米湖村调研

时间:2025-07-25 17:28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夏以威 蔡依汛 叶涵 编辑:刘钰姗 点击:

为了解土家语发展传承现状及土家族风俗文化,进一步探索普通话与土家语协同路径,7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调研组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开展实地考察,期间先后采访舍米湖村党支部书记彭南清,驻村第一书记田福来以及摆手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承金。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夏以威 蔡依汛 叶涵)为了解土家语发展传承现状及土家族风俗文化,进一步探索普通话与土家语协同路径,7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调研组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开展实地考察,期间先后采访舍米湖村党支部书记彭南清,驻村第一书记田福来以及摆手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承金。

图1:彭南清书记介绍土家语起源与发展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恩施队调研组组员参观了舍米湖村摆手堂、吊脚楼等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建筑。同时,组员们与彭南清、田福来就土家语的起源与发展,摆手舞、过赶年、哭嫁等土家文化的风俗,以及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等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深入探讨。在座谈中,调研组组员了解到,目前土家语的传承状况堪忧,面临失传危机,亟需加强保护。舍米湖村结合中央政策与以摆手舞为首的当地特色文化,计划建设国家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打造新时代的摆手舞之乡,“共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推动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图2:恩施队调研组组员与村党支部书记彭南清、驻村第一书记田福来合影

而后,恩施队调研组组员采访被誉为“鼓王”的彭承金。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恩施摆手舞的传承人,他向组员们介绍到,摆手舞在土家语中称为“舍巴”“舍巴格痴”,意为“敬神跳”,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土家人生产、生活和征战场面。彭承金介绍自己与摆手舞的结缘,在田间地头的刻苦练习,一步一步从乡村到县城,从地方到中央,从国内到国外,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经历。

通过土家族摆手舞这一重要文化符号,彭承金带领一支训练有素、动作整齐的摆手舞队向全国、全世界诉说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在他的倡导下,年轻人积极学习传承摆手舞。经过代代相传,舍米湖村“家家会跳摆手舞,人人能演摆手歌。”

图3:恩施队调研组组员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承金合影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在深入舍米湖村调研后,恩施队调研组组员关兆杰表示,作为青年学子,我们理应积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传承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探寻文化故事,焕发文化光彩,加快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