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胡敏佳 郭子佳 黄小润)为引导青少年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筑牢安全成长防线,7月2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武昌队的志愿者们在知音青少年空间与水岸国际青少年空间,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以“绿色出行”和“安全骑行与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教育课程。
聚焦“双碳”目标,绿色出行入童心
在知音青少年空间,志愿者乔禹臻以“绿色出行”为主题,引导青少年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课堂互动热烈。
课程伊始,志愿者乔禹臻从“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切入,结合我国2050碳中和目标及私家车增多、工厂排放等生活实例,阐明碳排放推高气温等环境挑战的紧迫性。
课堂气氛活跃,面对学员“环保是否只是政府的事?”“为何不关停工厂?”“为何不都用新能源?”等踊跃提问,乔禹臻耐心解答:工业化是发展所需,新能源尚在完善,但选择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是个人可立即践行的环保方式。

图 1志愿者乔禹臻解答学生提问
随后进入“绿色出行我行动”分享环节,学员们分享了公交、私家车、自行车等日常出行方式。乔老师结合武汉交通现状,倡导青少年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他最后强调,环保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协同并进,每个人的点滴行动终将汇聚成河。
图 2志愿者乔禹臻总结低碳出行要点
巧析骑行规则,延伸低碳理念
同一时间,在水岸国际青少年空间,志愿者唐欣然巧妙融合交通法规与环保理念,为青少年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课程。
课程以“上学出行方式小调查”互动开场,迅速拉近与学员们的距离。在听到“骑自行车”“坐摩托车”等回答后,唐老师清晰点明关键法规:必须年满12周岁才能在道路上骑行自行车。她结合案例,同步强调了“乘坐摩托车需戴头盔”“未满12岁禁坐副驾驶”等安全规定,帮助学员理解规则背后的生命安全意义。
为强化安全意识,唐欣然播放了正确佩戴头盔的教学视频,对比展示错误佩戴风险,并总结骑行安全要点:转弯伸手示意、不逆行、不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玩滑板车。
图 3志愿者唐欣然总结安全出行知识要点
课程自然过渡至低碳生活。唐欣然利用漫画引导学员分组探讨低碳意义,并总结日常环保行动: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强调点滴小事对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图 4志愿者唐欣然引导学生思考低碳生活的意义
此次主题教育课程通过知识讲解、互动调查、情景延伸等丰富形式,在知音青少年空间与水岸国际青少年空间双点位同步发力,让学员们在互动中深刻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在学习中牢固掌握守护安全的规则,让规则意识与生态责任交织成长,共同在暑期画卷中绘就文明出行的青春篇章。
审读人:姚珂 倪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