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谢慧娴)为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模式,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闻实践队赴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新集村开展专题调研活动。6月28日,博闻实践队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走访、深度座谈、专项访谈等形式,系统解码新集村依托“党建+合作社+企业+农户”机制破解产业困境的独特经验。
科技赋能第一产业

(图1:博闻实践队参访喜阳阳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
上午,实践队走进喜阳阳牧业有限公司绵羊养殖基地。喜阳阳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林涛介绍,基地以“生态循环”为核心,机械化融合育羊,实现养殖资源闭环,通过抖音、微信拓宽产业销售渠道。他谈及扩建面临土地整合难题:“村委协调土地流转是关键,村民土地流转成功破冰。”
(图2:与兵建合作社理事长刘建兵展开座谈)
博闻实践队与兵建合作社理事长刘建兵展开座谈。刘建兵向实践队讲述十年创业历程,“政府搭桥打通全链条支持,”刘建兵强调,“从农技支持到机械调度,如今我们合作社四五人即可管理大规模农田。”同时他计划后期尝试农产加工与拓展物流运输合作,延伸产业链价值。
能人带动新集致富
(图3:新集村资源分类中心负责人肖全珍带领博闻实践队员参观)
座谈结束后,实践队员分头开展专项访谈。新集村资源分类中心负责人肖全珍与博闻实践队队员分享,她2014年放弃北京工作返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事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工作。“新集没有垃圾,只有放错的资源。”她带领队员观看资源分类中心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讲解到“湿垃圾沤肥还田,干垃圾发电填埋。”
(图4:访谈新集村鸽子厂经营人单军)
新集村鸽子厂经营人单军与博闻实践队队员分享,他如今已将养鸽的家庭小厂发展为具有稳定销售渠道的养殖企业,村集体提供应急贷款就是最大后盾。如今小产业稳扎稳打,也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一。
贺家酒坊负责人贺建成与博闻实践队队员分享,他自2020年响应政府号召迁入新集,酒坊运营依托政府支持,近几年政府助力其成功申报非遗,让“新集村贺家酒”香飘更远。同时,贺家酒坊也在反哺着村庄集体经济,彰显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蓬勃内生动力。
审读人:王莉 王铭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