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豫南乡村 解码振兴多元路径

时间:2025-07-03 20:05 来源:社会学院 作者:谢慧娴 编辑:肖舜草 点击:

为探寻差异化村庄振兴路径,6月27日博闻实践队奔赴明港镇邹庄村、平桥区小桥胡同及郝堂村开展对比调研,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不同村庄差异化振兴的鲜活图景。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谢慧娴为探寻差异化村庄振兴路径,6月27日博闻实践队奔赴明港镇邹庄村、平桥区小桥胡同及郝堂村开展对比调研,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不同村庄差异化振兴的鲜活图景。

专家政策领航:分类实践破难题

图1:博闻实践队参访邹庄村

上午,博闻实践队首站前往邹庄村。邹庄村村支部书记卢广辉向队员们详解邹庄村产业发展图谱:每年六千余万斤香葱远销南方,成为致富“金钥匙”;拙匠木语工坊内,木艺工艺品与黄淮学院携手,生产车间持续运行,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品种改良,碧根果移栽成活率从30%提升至90%,科技赋能成效显著;变蛋厂传统工艺融合现代管理体系,品质管控流程严谨有序。

图2:博闻实践队参访旺农农业阳光大棚

随后实践队来到旺农农业阳光大棚中,旺农农业负责人刘予蔓向实践队展示有机种植的圣女果、贝贝南瓜等农产品,并和实践队分享创业经历及其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刘予蔓在交流中谈到:“电商人才短缺和销售渠道单一是当前最大掣肘。”

胡同蝶变:茶香里的青年创业

图3:博闻实践队参访信阳市平桥区小桥胡同

结束邹庄产业探访,实践队转赴平桥区小桥胡同。社区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到,通过保留传统建筑肌理、注入现代商业业态,小桥胡同现已形成集文化体验、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特色空间,为周边居民创造多个就业岗位。过去无人问津的旧胡同,现如今成为了创业孵化地。

郝堂样本:诗意田园的振兴

图4:博闻实践队参访郝堂村

午后,实践队踏入“全国美丽宜居村庄”郝堂村。在五里店街道办事处王素珍带领下,队员们沉浸式感受着文旅融合迸发的活力。村史馆内,“三尊四不等”的发展理念诠释从煤炭经济到诗意田园的蜕变;“三点两环一中心”的旅游规划,串联起七桥、郝堂、佛山三村资源。

图5:博闻实践队与郝堂村村委委员朱凯展开座谈

参访结束后,博闻实践队与郝堂村村委委员朱凯展开座谈。座谈会上,朱凯和大家分享,村委会主要作用在于激发村民主体性,以村民自治来调解纠纷,通过免收取摊位费等措施激发全民经营。朱凯表示:“日后希望能够通过直播电商与治愈系定位不断深化郝堂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队员庞飘冉在座谈会后感叹:“从十几年前的生态整治到如今文旅业的繁荣,郝堂始终精准把握着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

图6:博闻实践队同五里店街道办事处王素珍、郝堂村村委委员朱凯合照

通过深入走访多条豫南乡村,博闻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多元模式,切身感受到差异化振兴路径的生动实践,今后将努力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审读人:王莉 王铭歆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