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余硕果 黄晨曦 马晓棠 刘韬卉)7月10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筑梦红瑶” 通城实践队走进共青团通城县委,与县政府及团县委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系统汇报近期调研成果。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刘长青出席座谈会,团县委书记陶岳锋主持会议,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李娜、团委书记任嘉航及 “筑梦红瑶” 实践队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图1 座谈会)
座谈会上,实践队紧扣“数智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从“智慧文旅”“智慧治理”“智慧产业”三大方向分享了实地调研情况与阶段性成果。队员们结合调研中的真实所见与所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资源活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思考与建议,为通城县特色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与青年智慧。

(图2 实践队长李佳璐汇报前期调研成果)
李娜对通城县给予实践队的良好调研条件与支持保障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此次调研让学生走进乡村、贴近基层,在实践中认识到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学部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通城县的合作,为助力地方数字化转型与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图3 李娜副书记讲话)
刘长青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同学们深入基层、严谨认真的调研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当前通城县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希望以此次调研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华中师范大学的沟通协作,以团委为纽带,推动校地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刘长青还着重强调人才输送的重要性,提出“要先从支教做起,以爱心托管班为起点,持之以恒,将其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

(图4 通城县副县长刘长青讲话)
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活动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深刻领悟到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下一步,实践队将全面梳理调研资料,精心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包,并借助微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积极宣传推介通城,为通城县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