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溺水 静护花开:萤火服务队开展防溺水安全课

时间:2025-07-20 21:15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吴玥彤 黄希阳 编辑:赵嘉茂 点击:

为切实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7月18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萤火服务队队员吴玥彤在孝昌县关王小学给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一节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通过知识讲解、案例警示、互动提问等形式,强化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吴玥彤 黄希阳)为切实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7月18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萤火服务队队员吴玥彤在孝昌县关王小学给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一节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通过知识讲解、案例警示、互动提问等形式,强化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图1:吴玥彤授课

吴玥彤以“科学认识溺水”为切入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溺水的概念,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案例,通过图文向学生们直观展示了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溺水已成为威胁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

“哪些地方是溺水高发区?”吴玥彤以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重点剖析水库、河流、溪流的风险,并通过对比实验,展示正规游泳馆与野外水域的安全差异:专业场馆配备持证救生员、深度标识、水质监测及急救设备,而野外水域则存在无防护、无救援、无监管的“三无”隐患。

图2:吴玥彤与学生互动

判断是否发生溺水是及时救援的关键一步。吴玥彤围绕这一重点,从多个方面展开讲解。她辨明了对溺水表现的误区,溺水者并非都会大声呼救、挥舞手臂。很多时候,溺水者可能无法发出明显的声音,头部在水面上时高时低,眼神呆滞,嘴巴微张,看似在“趴”在水面上,实际上已经无法自主控制身体。

为了加深小学生们的理解,吴玥彤通过对比正常游泳和溺水状态的视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溺水迹象,如在水里突然安静下来、头发遮住脸部等,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留意身边人的状态。

在课程尾声,吴玥彤带领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并齐声诵读“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以铿锵誓言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安全教育没有终点。此次预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课不仅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更通过实践演练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萤火服务队将继续创新安全课程形式、丰富授课内容,让安全意识根植于每位学生心中,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审读人:梁方勇 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