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青访谈

邹鉴:走路的时候 不只管走路

时间:2017-06-01 22:54    来源:华大青年网    作者:熊月 沈宏强    点击:
《广雅》有云:“鉴谓之镜。”正如他的名字“鉴”一样,他的内心如镜子一般纯粹与明亮,映着他的光明未来。他是生命科学学院13级毕业生邹鉴,一个在华师留下满满回忆的阳光男生。他并没有堆满奖状的简历,却一举成功申请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

   

     广雅》有云:“鉴谓之镜。”正如他的名字“鉴”一样,他的内心如镜子一般纯粹与明亮,映着他的光明未来。  

 

 

      他是生命科学学院13级毕业生邹鉴,一个在华师留下满满回忆的阳光男生。他并没有堆满奖状的简历,却一举成功申请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  

 

 

      “走路的时候,我只管走路。”邹鉴的QQ签名里只有这短短一句。但是在这四年的生活里,他并不仅仅只顾“走路”而已。  

 

 

“既然确定了方向,那就朝着那个方向去走吧。”

      “当年我比较中二,你看啊,这个班叫‘生化班’嘛,多帅啊。”当被问及加入生化班的原因,邹鉴显得有些无奈,但没有半丝后悔的意味。  

 

 

      号称全校课程最多的专业,化学生物交叉培养班的日子从来不是那么风光好过的:同时要学习化学和生物两个专业,课程量本身就是其他专业的两倍,从周一到周日全部满课的情况是家常便饭;加之实验性强,有的时候他每周要做四个实验,每天做实验要站四个小时。大学四年间,不断有人慕名加入“生化班”,同时也不断有人因为压力太大而离开。但是邹鉴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退出,他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大二的时候,在就业、读研与出国几个选项之间,他选择了出国。“我们专业保研率高,主要是化学和生物这两方面的实验研究。不过我个人实验操作能力很差,所幸实验设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还可以。”于是在导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在国内刚起步但在国外实力较强、前景较好的生物统计专业。  

 

 

      确定了目标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平均学分绩必须保持在85以上,语言考试和GRE考试也得达到标准,再加上要有科研经历等等,准备的过程无疑充满艰难与汗水。提及准备GRE考试时的经历,他说:“寒假在家天天对着单词书背,大年三十晚上搞学习,祈祷来年学习顺顺利利。一天背上一千个单词,上午五百下午五百,结果到了第二天一个都不记得了,又得重来。那次考得也不是太好,自己心里也难受,但是过去了的也就都过去了。”  

 

 

      回想起那段繁忙劳累的日子,他并没有抱怨,“准备什么都很辛苦,考研也辛苦,保研也辛苦,没什么好说的,每个人都不容易。”他淡淡地总结。  

 

 

“路上捡来的钱你得还回去,路上捡来的奖总不用还咯。”

      2015年首届新媒体年度评选的“十佳网文”一奖项中,邹鉴的《我所见证的爱情》占有一席之地。提到此事,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你也知道嘛,这种标题比较吸引人。”  

 

 

“大学期间总是会糊里糊涂地参加一些比赛,反正也不怎么耗时间,没得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受人之托写了一篇《乡土中国》的读后感,他拿去参加了图书馆“书香校园”的比赛,后来接到来自辅导员的获奖通知时,他甚至差点没想起来有这回事。

 

 

      随性,这大概就是他最大的一个特点。他依随自己的心情,不迎合,不造作,总能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行事。凭着一腔热情与兴趣,他在这四年的各种比赛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但是随性而行的日子也常常会遇见困难,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创新创业的项目。题目是“PM2.5和甲醛联合暴露致小鼠哮喘样病变分子机制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他还记得第一阶段的时候天天六点半起床和室友搬着机器在生科院后面收集PM2.5。过程很有趣,但也许是因为试验方法不对,第一阶段效果并不好。“怎么办呢,时间又快来不及了,只能先做第二阶段,所幸第二阶段效果不错。”项目终于结项,但也只是合格,他有些不甘心。后来因为第二阶段做的比较成功,所以被导师推荐到2016年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上,并获得二等奖。

 

 

      “这就像在路上捡到了钱一样,路上捡到钱你得还回去,路上捡来的奖总不需要还咯。”邹鉴笑着说。  

 

 

“走路的时候,我不只管走路。”

       在很多人眼里,生化班的学生们大多是天天穿着白大褂,穿梭于各实验室里高冷的“大佬”。他们成天码论文、算数据,散发出一种“科学怪人”的气息,但邹鉴似乎却不大按常理出牌。他自称“爱好不怎么广泛,对旅游也不太感兴趣”,事实上,他的生活除开专业学习外令人意外地丰富。  

 

 

      大一的时候曾经担任摇篮文学社的编辑,拿着第一本印有自己名字在上面的社刊时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大二时和班上同学一同创造了班级主页“药药”,从此在班上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药药爸爸”;再后来,和另外一群朋友创建微信公众号“识趣”,他们在上面发布的小文章常常被杂志《格言》看中,每年都有文章被刊登。  

 

 

学习之余,他也喜欢和朋友们一同聚会。他说:“其实和人在一起是最有意思的。”他提及曾经的一次聚会,跨年夜本来和七八个人约在理工大对面喝啤酒,结果到了最后只有两个人在寒风中大眼瞪小眼。本来这样的情景会令人感到有些“凄凉”,但因为同时被放鸽子,这对“难兄难弟”还是觉得很快乐。

 

 

进入他的QQ空间,大多都是和同学的合影互动,还有有关平时学习与考试的集体吐槽。对于他来说,集体生活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采访时他也常常提到班上的情况。

 

 

他身边从来不会缺少朋友的陪伴,因为他是个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被人理解的人。与他的相处总是愉悦的,就像面对大海或广阔的原野,让人不自觉也会变得开朗、单纯、善良。也正是这样,走这四年的“路”时,他并没有只顾着走路,而是做了在许多人眼里看似“无用”的事情,结交了许多有趣的新朋友。

 

 

      曾经抱怨,曾经欢娱,如今只剩满腔留恋。走过了大学里的春夏秋冬,也一并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转眼就到了挥手说再见的时刻。四年的路不算短,将来的路会更加漫长。而邹鉴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迈开脚步,将这条路走得更远,走得更宽,和身边的人一起,走得更意味深长。(文/熊月 沈宏强)  

 

编辑:陈紫薇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