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钟香禹)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就业工作,6月23日至7月27日,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育”见“政”能量团队走进赤壁市第一中学,聚焦中学教育教学,依托学院专业背景,开展了为期35天的多维度实习工作,为基层中学教育注入青春活力,也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搭建了实践平台。
图1 实践队成员与赤壁一中党委委员梁永新合影
课堂为桥:当政理哲思遇见青春讲台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团队以赤壁市第一中学为实践沃土,深度嵌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体系。在实习期间,团队成员化身“知识摆渡人”,深度参与中学课堂教学辅助工作。他们走进教室,专心听课,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努力汲取教学经验。同时,他们还协助授课教师完成教案设计、作业批改等日常教学事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师生们的认可。

图2 团队成员参与赤壁一中高二政治组备课
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他们精心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特色课程,将时事热点、理论知识与中学政治教材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团队成员还以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开设“大学时光漫谈”主题分享会,用鲜活的成长故事搭建起中学与高校的认知桥梁。他们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激发高中生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为他们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助力莘莘学子朝着理想奋勇前行。
案牍为舟:从文书秩序到班级管理
除了教学工作,团队成员还协助学校完成行政文档管理归类工作他们认真梳理各类文件,按照规范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学校行政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贡献了力量。

图3 实践队成员处理文书工作
此外,团队成员还以实习班主任的身份深入班级,实习期间,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学习班级管理技巧,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团队成员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与担当,为今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积累了宝贵经验。
赤壁为卷:用红色墨韵书写思政新篇
为厚植青年党员家国情怀,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党务本领,7月1日,团队受赤壁一中党委委托,组织策划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离退休干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团队成员以实习生身份深度参与全流程组织工作,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他们以躬身实践回应时代召唤,在服务奉献中读懂信仰之重,于细微处点亮了“政”能量。

图4 团队成员打磨活动PPT
立足赤壁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团队还开启了“地域资源活化”的实践探索。7月6日,他们走进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羊楼洞抗战遗址等地,将散落的红色记忆梳理成可触摸的教育素材。团队成员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团队成员还同步开展了“新时代青少年红色认知”调研,形成兼具教育价值与学术意义的实践成果,让赤壁的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此次“育”见“政”能量团队在赤壁一中的实习实践工作,是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赤壁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也让团队成员在职场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未来,团队将继续砥砺前行,秉持育人初心,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青春在教育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审读人:潘广炜 袁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