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陶政翰)7月18日至25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以下简称“政国”)学院“语润童梦”推普送教志愿服务队在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周集村、贺集社区两个点位,针对当地的留守儿童群体展开了推普送教活动,活动通过普通话教学、规范汉字书写、朗诵技巧传授、红歌教唱等多种形式展开。同时,服务队前往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进行深度访谈调研,通过“调研+教学”双线并行模式展开普通话推广活动,推普成果显著。
在周集村,服务队成员每天为20余留守儿童集中授课,重点教授演讲、朗诵、文学积累阅读、音乐演唱、汉字书写等内容,寓教于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留守儿童的普通话水平。朗诵课上,服务队成员运用一流的普通话水平,结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为留守儿童讲述李白、陆游的诗词故事。课堂中,同学们能够用基本规范的普通话复述文学故事、用声情并茂地语言朗诵诗词,在丰富文学积累的同时摆脱了乡音带来的交流不便困扰。

图1 团队成员讲述文学作品
在贺集社区,语言学专业的服务队成员,用系统化的课程、专业的普通话、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留守儿童们讲解了汉语的语流音变等语言学知识,让留守儿童深入了对普通话的理解,也提升了其对普通话、汉语语言的学习兴趣。

图2 团队成员讲授语言学课程
两个点位还设计了软笔书法、硬笔习字课程,规范留守儿童的汉字书写;设计的音乐演唱课程让留守儿童们通过娱乐的形式提升普通话水平;服务队坚持利用好网络数字资源,如国家“智慧语博”资源,为留守儿童们集中播放语言课堂视频等。
服务队同步展开了留守儿童家访调研,与留守儿童家长谈心谈话,助力推普送教的开展。此外,服务队深入村居民,有针对地对周集村和贺集社区的村居民展开普通话调研访谈,通过访谈,服务队为村居民强调了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讲授了普通话的简单知识,也教会了村居民如何使用数字资源学习普通话。

图3 团队成员推普调研
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开展的主题专项活动,华中师范大学共立项7支团队,“语润童梦”推普送教志愿服务队为3支参与协同团队之一。
此次活动充分调动了乡村儿童群体和老年群体,提高了乡村普通话教育水平,填补了老年人群体普通话知识空白,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今后,实践队成员将继续运用好专业知识,调动好普通话水平优势,完善好调研成果,形成专业调研报告,为荆门市普通话水平提升贡献青春力量。
审读人:潘广炜 袁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