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筑梦实践队赴丹江口体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伟力

时间:2025-07-07 17:59 来源:文学院 作者:周佳润 黄文亮 编辑:刘钰珊 点击:

循迹新时代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明新篇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心筑梦”实践队于7月4日至5日来到湖北省丹江口市,开启以“感悟大国担当,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此行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总书记给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回信中的殷切嘱托,在国之重器的现场与库区移民的奋斗中,深刻体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伟力。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周佳润 黄文亮) 循迹新时代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明新篇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心筑梦”实践队于7月4日至5日来到湖北省丹江口市,开启以“感悟大国担当,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此行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总书记给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回信中的殷切嘱托,在国之重器的现场与库区移民的奋斗中,深刻体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伟力。

坝锁江流,镌刻大国担当

实践队到达丹江口后直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大坝。汉江之上,巍峨大坝如巨龙横卧,枢纽工程精密运行,守护着“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国家使命。队员们沿坝考察,近距离感受现代水利科技的力量与智慧。奔涌江水与国之重器在此交融,无声诉说着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亿万人饮水安全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队员们在此触摸到国家发展最强劲的脉搏,体悟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磅礴组织力与崇高使命感。

图1:“文心筑梦”实践队在丹江口大坝前合影

移民奉献,铸就精神丰碑

走进丹江口市博物馆“南水北调”主题展厅,一段舍家为国的壮阔史诗铺陈眼前。泛黄的工程图纸、移民搬迁的实物档案,无声记录着库区人民“为大家、舍小家”的奉献精神。这份“国之大者”的担当,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集体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的璀璨结晶。

图2:“文心筑梦”实践队在丹江口博物馆前合影

推普润心,赋能文化传承

为体会奉献精神,实践队奔赴“全国文明村”——蔡湾村。这个曾为工程让路的“坝首第一村”,如今蝶变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典范。蔡湾村的华丽转身,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路径。

图3:“文心筑梦”实践队在蔡湾村村民委员会合影

在蔡湾村,实践队立足专业,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浸润调研。推普组深入走访观察到:中老年村民普遍具备普通话理解能力,并在与孙辈交流中主动切换,展现出代际传承中的语言自觉;青少年则已将普通话作为学习生活的主要语言。这不仅鲜活地印证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促进沟通、服务发展、铸牢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作用,还为探索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治理、先进文化赋能乡风文明提供了宝贵实践样本。

图4:“文心筑梦”实践队在蔡湾村进行推普调研

从宏伟工程到和美乡村,从无私奉献到文明新风,丹江口之行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塑造力。它根植于大国工程的奋斗伟业,彰显于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绽放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将专业学识融入时代洪流的决心——以语言之力服务乡邦振兴,以文化之魂滋养民族复兴,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光彩。

审读人:桂文亮 崔宏博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