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熊雅璐 陈嫣婧 杨海丽 方心怡)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7月15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新洲队(以下简称“新洲队”)在凤凰社区、周欣书城开展了系列趣味声乐课程。新洲队队员吴优、程子轩分别开设了《小雨沙沙》和《杯子奏乐》课程,为学生搭建心灵与音乐的共鸣之桥。

图 1-吴优进行课程讲解
音符初聚,歌声启航。吴优用淅淅淅沥的雨点声拉开课程序幕,引导学生描述细雨绵绵的清新春天,感受欢愉轻快的演唱情绪。“在唱歌之前,我们先要用心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吴优的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逐渐变得自信而投入。
童声和鸣,共谱乐章。在正式的唱歌教学环节,吴优用高低错落的字词示意不同的音调,耐心讲解《小雨沙沙》的旋律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从磕磕绊绊的个体音符到整齐昂扬的集体声浪,稚嫩的童声得到规范的训练,动人地诠释歌曲蕴含的生机和活力。
舞韵青春,跃动精彩。唱歌环节之后,吴优鼓励学生分小组自主创编手势舞动作,自由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当婉转清越的旋律响起,孩子们闻声舞动,翻飞的手影划出流畅的曲线,指尖随鼓点灵活开合。

图 2-学生展示手势舞
杯子变乐器,小手奏华章。走进《杯子奏乐》课堂,清脆的敲击声与整齐的掌声此起彼伏。在程子轩老师的示范下,孩子们模仿着老师的动作——时而双手配合,用杯底轻叩桌面发出沉稳的声响;时而翻转手腕,让杯口与桌面碰撞出清脆的高音。随着老师手势变化,杯子在孩子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桌面化身鼓面,杯壁成了铃铛,教室回荡起错落有致的节奏韵律。

图 3-程子轩示范教学
当《稻香》悠扬的旋律响起,简单的“拍”“拿”“放”和着鼓点成功叠加,融合成杯子和拍手的节奏乐,一方小小的教室成为了释放纯真天性的音乐殿堂。在这里,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与精细动作,更深刻体会到音乐节奏的魅力。
在这堂创意音乐课上,普通的塑料杯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里,敲打出了特别的节奏。当日常用品有了节拍,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用敲击和拍手组合出的旋律虽然简单,却让大家感受到了探索世界韵律的乐趣。

图 4-学生用杯子奏乐
雨声歌声敲击声,声声入耳;音韵声韵青春韵,韵韵润心。新洲队的创意声乐课程寓教于乐,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新洲队将持续探索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趣味课程,以实际行动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