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任欣福 叶涵 蔡依汛)为积极响应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号召,培养乡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与认知,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宣抚堡村开展基于IBM平台的创意人工智能课程。课程围绕“我的一个智能朋友”主题展开,将人工智能基础认知、实际应用及职业发展等内容融入教学。课程由恩施队队员任欣福讲授。
课堂伊始,任欣福以“TA是谁”为切入点,播放“无人驾驶汽车落地重庆和武汉两地”“AIGC+AR促力李白现场吟诗”两段人工智能相关视频,迅速聚焦“人工智能”这一核心主题。随后,任欣福以“你见过这些新东西吗”设问,结合2025年春晚机器人舞蹈表演、AI绘画、AI写作等实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的功能与魅力。 
图1:恩施队队员任欣福讲解人工智能应用实例
互动环节中,任欣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假设分别从事医生、交警等不同职业,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工作。在此基础上,他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日常生活中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设想,以此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认知。讨论结束后,任欣福带领学生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例如医疗领域的智能导诊、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汽车等。通过这一系列具体探究,学生从功能认知、场景应用到实际价值等维度,实现对人工智能的深化理解。

图2: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对AI的使用设想
在实践阶段,学生们依据课程引导,开启丰富的AI体验活动:部分学生尝试描述所需画面风格,让人工智能生成如“赛里木湖草坪上,有一只小狗在奔跑,阳光洒落在它身上”的写实风格画作;一些学生输入悬疑小说创作要求,借助人工智能生成以两名五年级学生为主角的《校园晚自习之后》故事;另有学生与“任老师”智能体进行互动。课程尾声,学生们依次展示AI生成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需求与AI输出内容之间的关联,阐述对人工智能创作能力的理解与感悟。
图3:课堂进行AI实践环节
此次课程实现人工智能知识普及与实践体验双线并行,通过理论讲解与互动操作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应用及创新能力,为乡村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搭建桥梁。未来,恩施队将持续优化创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依托IBM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坚持“以科技为介,以实践为要”,促进学生科技素养与创新思维同步发展,实现科技教育与素质培养同频共振,助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