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花园:恩施队开展粘土手工创意课程

时间:2025-07-30 19:02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曾艳 谯婧婷 叶涵 蔡依汛 编辑:张凯楠 点击: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人文底蕴与创新思维,7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洞塘坝村开设创意粘土课程。此课程由恩施队队员曾艳讲授。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曾艳 谯婧婷 叶涵 蔡依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人文底蕴与创新思维,7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洞塘坝村开设创意粘土课程。此课程由恩施队队员曾艳讲授。

课程伊始,曾艳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目标: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粘土花园。在“花令识趣”环节,曾艳依次展示一月梅花、二月山茶、三月桃花直至十二月水仙的相关内容,系统呈现不同月份的代表性花卉。随后,她组织开展以“花”字为令的“飞花令”游戏,有效调动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共享知识、互助共进的平台。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走近传统花卉文化,为后续的粘土创作筑牢认知与情感根基。

(图1:恩施队队员曾艳讲解各月份代表花)

手工创作环节,曾艳为学生们分发课前准备的彩色粘土。挑选好心仪颜色的粘土后,学生们立刻投入创作:有的专注地捏制着梅花的枝干与花瓣,力求还原“疏影横斜”的姿态;有的将粘土揉成圆滚滚的身体,给花园添上几只憨态可掬的小兔子;还有学生别出心裁,用蓝色粘土捏出章鱼的触手,让它“游”进花丛中,说是“来自深海的访客”。学生们时而低头专注塑形,时而与同桌交流创意,教室里洋溢着动手实践的乐趣。

(图2:学生们制作粘土花朵)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学生在看到自己完成的花卉作品时,坦言此前并未意识到自己具备创作出美观作品的能力。还有学生表示,通过亲手制作,不仅对各类花卉所蕴含意义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曾艳在课后总结中谈到,从学生的反馈中,她可以清晰感受到,他们在此次创作过程中收获颇丰,且全程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之中,给予她设计更多此类课程的动力。

(图3:学生们展示自己做的粘土)

本次粘土手工创意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花相关的符号转化为学生们可触摸、可想象、可创造的鲜活形象,不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潜移默化间唤醒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自觉意识。

乡村教育发展始终被摆在我国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未来,恩施队将继续秉持“发展素质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理念,怀揣对教育的热忱与担当,继续开展此类创意课程作为丰富乡村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