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管乾宇 贾一翀 田杰聪)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感悟与表达,7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白霓队(以下简称“白霓队”)队员管乾宇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暑假学堂开展“缘事而作,有感而发”课程,以汉乐府诗歌与原创歌曲为载体,带领学生探寻古典韵味,抒发乡土情怀。
该课程作为“古韵寻踪”系列的收尾课程,覆盖大市村70余名学生。课程融合古典文学知识与乡土文化元素,从汉乐府诗歌的故事性切入,引导学生理解“缘事而作、有感而发”的创作逻辑与创作特点,再以原创歌曲《心火映霓》为纽带,串联课程内容、白霓镇乡土文化、以及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们的相处点滴,助力学生深化文化认知,品时光之味。
缘事而作,有感而发
管乾宇利用“事件触发卡”导入课堂,让学员们初步体会什么是由事件引发感受,围绕“汉乐府是什么”“汉乐府有什么特点”展开教学。通过对比其他诗歌与乐府诗,以《陌上桑》等经典作品为例,解析汉乐府作为“会讲故事的诗”的独特魅力,让学员理解诗歌因事而作、抒发真情的创作本质。学员们在故事解读中,感受古典文学的生动性,建立对于创作的认知。

图 1 教师引入
心火映霓,声起情长
课程核心环节聚焦原创歌曲《心火映霓》。管乾宇带领学生解读歌词,从“巷口晨光,漫过铜鼓的回响”所体现的饕餮纹铜鼓等乡土文化,到“运动会你我接力,红色口号一喊一响”的活动记忆,再到“以心火未印,愿与‘霓’再相遇”的师生情谊,逐句剖析歌词中融入的暑假学堂课程内容与白霓文化符号,让学员们明白创作可扎根生活、关联乡土、抒发真情。随后,管乾宇逐句教唱,从旋律节奏到情感表达,引导学员用歌声传递对课程、对家乡的感悟,让“缘事而作,有感而发”的创作理念和真挚的师生情,通过音乐抒发落地。

图 2 教师教唱
诗乐为媒,厚植乡土
课程尾声,学员们已能熟练演唱《心火映霓》,歌声里有对古典诗乐关联的理解,更饱含对伙伴的不舍、对家乡的热爱。

图 3 学生演唱
此次课程,以诗乐为桥梁,让学员在古典与乡土的交融中,掌握“缘事而作、有感而发”的创作思路,既传承古典文化,又厚植乡土情怀,为后续文化学习与自我表达埋下种子。未来,白霓队队员将继续走进乡土,点燃创作热情,让更多孩子在感知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与古韵的悠长。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