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远同心实践队武汉分队用人工智能打造特色课堂

时间:2025-07-22 20:37 来源: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作者:李可欣 武佳璐 编辑:邓欣慰 点击:

为积极响应团省委、省文明办关于湖北省“爱心托管班”暑期工作部署,7月5日-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武汉分队(后简称武汉队)在武汉市金鹤园社区青少年活动空间,打造兼具趣味性与启发性的“人工智能+”特色课堂,助力社区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充实多彩的暑假。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李可欣 武佳璐)为积极响应团省委、省文明办关于湖北省“爱心托管班”暑期工作部署,7月5日-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武汉分队(后简称武汉队)在武汉市金鹤园社区青少年活动空间,打造兼具趣味性与启发性的“人工智能+”特色课堂,助力社区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充实多彩的暑假。

图片1 实践队合影

课程设置聚焦人工智能启蒙教育,团队结合学科优势,面向小学生开设《初识Mind+编程》《AI怎么“看”图片》等系列课程。实践队员采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在“迷宫冒险编程”“AI识图挑战”等互动中理解基础编程逻辑与人工智能原理,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

图片2 初识Mind+编程课

在科普与人文融合方面,实践队设计了《活字印刷科普》《心理健康科普》《我国机动车牌号的编码规则》等科普课程,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实现科学素养与文化认知的双重提升。孩子们在亲手拓印中感知古法印刷之美,在游戏中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在生活案例中拆解车牌数字、字母背后的组合逻辑,领悟交通管理中的信息设计智慧。

图片3 学生展示“小荷才露”印刷作品

同时,团队围绕“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冒险岛总动员》《非遗竹编扇》《变废为宝手工课》等素质拓展课程。孩子们在模拟急救演练中掌握基本救护方法,锻炼了应急处理能力;在传统工艺实践中体验竹编之美,感受工匠精神的传承;在环保手工中增强动手与环保意识,激发创新思维。这些课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审美素养,更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实现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让综合素质培养真正落地生根。

图片4 学生学习急救知识

此次“人工智能+”社区课程以多元设计回应少年儿童成长需求,将人工智能教育与公益实践深度融合,不仅为社区爱心托管班注入科技活力,也展现了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接下来,“智远同心”团队将持续打磨课程体系,探索长效服务机制,继续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贡献智慧与力量。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