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古意中的设计寻光 2024级视觉传达班宏村研学之旅

时间:2025-07-07 18:27 来源:美术学院 作者:牛志晓 成思妍 编辑:肖舜草 点击: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6月21日至7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4级视觉传达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石可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宏村,开启了一场与徽派建筑和装饰纹样的深度对话。这是一次知识探寻,也是一次思想触动。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牛志晓 成思妍)“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6月21日至7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4级视觉传达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石可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宏村,开启了一场与徽派建筑和装饰纹样的深度对话。这是一次知识探寻,也是一次思想触动。

(实践队员合影)

漫步宏村,采撷艺术硕果

宏村四周山光水色,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共同构成“中国画里乡村”的优美意境。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悠久历史,木雕、砖雕、石雕等制品更是手艺精湛。一次次的采风中,队员们深入巷子,共同讨论各种雕刻与纹样的设计与寓意,用镜头收集素材,以画笔勾勒水墨宏村。

(同学作品)

西递呈坎,领略别样技艺

6月26日,同学们前往西递,集中考察完整的传统门楼遗址,了解砖雕的传统技艺在门楼中的展现与发挥,感受别样的雕刻技艺之美。采风考察之余,队员们也观看了呈坎的鱼灯表演。表演进一步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生活与艺术魅力。队员们欣赏着舞动的鱼灯和天空绽放的烟花,发出“来了呈坎,一生无坎”的感慨。

(呈坎鱼灯)

教学相长,夯实设计基础

在这次研学中,石可亲身教学,队员们积极学习。通过观察徽派建筑中的装饰纹样,队员们学习到了各种纹样的构成形式和寓意,从传统建筑中的笔笔雕刻到成果成册的排版配色,无不为新学期的装饰纹样设计课打下基础。

学有所获,深化实践认知

蒲勃宇同学认为这次的宏村写生实践让他感悟到画画不仅是简单的描摹。走进生活认真感知,不拘泥于各种刻板教条,才能真正领悟艺术的精髓。范蓉同学也谈到,自己写生时捕捉到了马头墙的巍峨与月沼的静谧,用双手感知木雕上的精美的花纹图饰,并于其中理解了何为“凝固的艺术”,深刻体会到传统村落的美学智慧。她在实践中初步了解了各种纹样的布局设计与功能分布,为后续设计图样文案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接下来,她想深入研究这些门窗设计的构图逻辑、雕刻技法,试着挖掘其精湛工艺与文化内涵,探索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的创新应用。

(西递石雕)

研学沉淀,传承文化新篇

本次宏村研学之旅,对队员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在徽派建筑和装饰纹样的熏陶下,队员们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愈发深沉。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次研学的收获将成为同学们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设计作品。

审读人:刘倩 张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