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三秦:绿芽实践队陕西分队开展《乡土认知》精品课

时间:2025-07-19 20:43 来源:教育学院 作者:彭娟 黄钰 编辑:邱亚航 点击:

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陕西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厚植乡土情怀,7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绿芽实践队陕西分队(以下简称“绿芽实践队”)在渭南市澄城县幸福社区开设《乡土认知》系列精品课,由实践队员栗媛主讲。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彭娟 黄钰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陕西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厚植乡土情怀,7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绿芽实践队陕西分队(以下简称“绿芽实践队”)在渭南市澄城县幸福社区开设《乡土认知》系列精品课,由实践队员栗媛主讲。

知史明理,察地知情,栗媛从历史地理双重维度阐释“三秦”概念。“三秦”涵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栗媛系统梳理了自先秦至近现代,陕北、关中、陕南在行政区划上的演变脉络,阐释“三秦”地域格局形成的历史逻辑,帮助学生理解脚下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积淀。

图一:课程引入

在厘清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栗媛从地理维度深化教学。栗媛借助丰富的图像资料,直观展示三秦大地迥异的自然风貌: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雄浑壮阔,尽显苍凉厚重之美;关中平原沃野千里、麦浪翻涌,呈现富庶丰饶之象;陕南秦巴山地峰峦叠翠、汉江如带,氤氲着灵秀温润之气。时空交织的讲述,生动诠释了陕西“和而不同”的多元地域魅力。

图二:景观展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文化是地域特色的鲜活注脚。第二堂课聚焦“舌尖上的陕西”,栗媛通过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带领学生“云游”陕西的“味觉版图”:陕北狗头枣色泽红润、甘甜醇厚,是黄土高原的馈赠;关中凉皮晶莹透亮、酸辣筋道,凝结着平原人民的饮食巧思;陕南蒸面米香浓郁、清香绵软,尽显秦巴山区的灵秀风味。每一种特色美食背后,不仅是对味蕾的抚慰,更是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生活的智慧结晶。

图三:特色美食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是乡土生活的生动写照。在方言教学环节,栗媛以陕南话为例,示范了”吃晌午”(意为“吃午饭”)、“喝沁水”(意为“喝水”)等特色方言词汇,并对比展示了陕北话的粗犷浑厚、关中腔的铿锵有力、陕南语的温婉绵软。通过对方言差异的亲身体验与对比分析,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十里不同音”的语言魅力。

民俗鉴赏环节,栗媛设置“听曲猜地”游戏,安塞腰鼓的刚劲激昂、秦腔的裂帛之音、汉江龙舟号子的悠扬韵律接连奏响,学生根据鼓点节奏与唱腔特色进行辨别,争相抢答,现场气氛活跃。

图四:师生互动

从历史地理的宏大叙事,到舌尖风味的细腻体验,再到方言民俗的鲜活呈现,课堂清晰地勾勒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图景。这些差异并非隔阂,而是同一方水土在不同自然与历史条件下绽放的绚丽花朵,共同根植于深厚悠久的“三秦”文化母体。

 栗媛通过《乡土认知》系列精品课,引导学生透过地域的多样性,理解陕西文化整体的博大精深与内在和谐,让学生从心底生发对故土的热爱与认同,自觉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

审读人:王璐 史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