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胡高瑞)为充分发挥美育教育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育人功能,7月7日起,华中师范大学学生未来教育家协会绿芽实践队(以下简称“绿芽实践队”)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肇陈希望小学开展音乐、舞蹈、手工、美术、书法等系列精品美育课程,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音乐课上,绿芽实践队队员张国润为同学们带来了以“乐器”为主题的音乐课。张国润依次介绍并演示三种乐器:口琴、非洲鼓、三角铁,并带领同学们动手体验了这三种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本节音乐课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音乐探索之旅,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图1 张国润为同学们授课
随后,绿芽实践队队员张雅清以节奏轻快活泼的《New Boy》作为热身舞蹈,有效激活学生身体机能。随后,张雅清带领同学们学习舞蹈《少年》。通过内涵讲解、动作拆解、反复示范等,同学们基本学会了舞蹈动作,同时也感受到律动中传递出的青春正能量。
绿芽实践队队员李幸洁向同学们展示了精美的团花剪纸作品,并讲解团花剪纸“团圆、美满、和谐”的文化内涵。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剪刀和彩纸制作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这次剪纸教学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团花剪纸的独特魅力。
美术课上,绿芽实践队队员李婷带领同学们学习拓印的相关知识。李婷结合实物教具讲解拓印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从纸张选择、颜料调配到工具使用技巧,逐项示范操作要领。同学们用树叶等材料制作拓印作品,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图2 李婷为同学们授课
绿芽实践队队员杨茜文则借用《“字”从遇见你》纪录片片段引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随后,杨茜文带领同学们进入“考古侦探”情境闯关,精心设置“溯源象形”、“篆隶寻真”、“赏韵识流”三大关卡,让学生沿着历史脉络解锁碎片并完成拼图。课程最后,用碎片拼出的小篆体“肇陈”二字让学生们感受到古老汉字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图3 杨茜文为同学们授课
绿芽实践队开展的美育精品课程,丰富了乡村学生的暑期生活,提升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助力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绿芽实践队将继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乡村播种美育的种子,为学生们带来更多优质美育课程。
审读人:王璐 史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