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咪)7月25日,融侨华府青少年空间与武车青少年空间同步举行了第一期暑期爱心托管班结业仪式。武车社区党委书记徐晓燕出席了武车社区仪式现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护成长”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的全体志愿者参与组织活动。
在融侨华府社区,实践团成员陈锦鸿主持了以“我的祖国我的梦”为主题的结业活动。活动中,陈锦鸿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不同职业对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意义,并以特警、空军、宇航员、运动员等为例进行说明。随后,孩子们踊跃上台,清晰阐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选择原因以及实现计划。活动尾声,孩子们手持梦想标语牌在教室外整齐列队,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用充满童真的口号许下了对未来的承诺。

图 1:陈锦鸿给小朋友们上课
武车社区的结业仪式由志愿者彭发尧主持。仪式上开展了“大风吹”“找不同”“猜古诗”系列趣味互动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思考、反应敏捷,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与互助精神。活动最后,徐晓燕为表现突出的孩子颁发了奖品,并鼓励大家积极进取、茁壮成长。

图 2:彭发尧主持结业活动
实践团队长陈怀英在仪式后分享了参与本次托管活动的体会。她表示,过去三周,实践团成员们陪伴孩子们共同学习和成长,感触很深。看到孩子们在法治启蒙课堂上的好奇眼神,在趣味游戏中展现的协作精神,以及在梦想分享时的认真表达,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价值。这次活动不仅是成员们运用法律知识服务社区的宝贵实践,更让他们体会到基层教育的意义。孩子们的热情和进步就是最大的肯定,同时激励着他们未来继续投身于服务社会的行动中。

图 3: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为期三周的暑期爱心托管项目,成功为融侨华府社区和武车社区的儿童们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安全充实的暑期学习与成长环境。同时,该项目也为法学院学子提供了深入社区实践、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有效平台,充分体现了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基层社区建设的积极成效。该项目的成功开展,为探索“校社联动”青少年服务模式提供了有益经验,期待未来持续深化合作,惠及更多社区儿童。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