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进课堂 法学院开讲“两弹一星”

时间:2025-07-29 15:15 来源:法学院 作者:彭发尧 编辑:张玉鑫 点击:

7月24日,武昌区武车社区爱心托管班里,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恽代英法治宣讲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正为孩子们上一堂特殊的历史课。作为法学院在该社区开展的暑期托管服务重要环节,这场“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彭发尧)7月24日,武昌区武车社区爱心托管班里,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恽代英法治宣讲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正为孩子们上一堂特殊的历史课。作为法学院在该社区开展的暑期托管服务重要环节,这场“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图 1:志愿者进行宣讲

此次托管班面向武车社区儿童开设,涵盖作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实训等内容,而“红色精神讲堂”是法学院实践团精心设计的特色模块。宣讲中,志愿者用动画短片还原了1964年至1970年间中国导弹、核弹、人造卫星的研制历程:从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效力,到邓稼先隐姓埋名在戈壁滩奋战28年……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当讲到“东方红一号”卫星传回《东方红》乐曲时,志愿者播放了音频,孩子们纷纷跟着旋律轻声哼唱。

图 2:孩子们认真观看短片

“老师,他们用算盘真的能算出核弹数据吗?”面对孩子们的好奇提问,志愿者取出算盘进行演示,并结合“两弹一星”研制时期物质条件艰苦但精神力量强大的史实,阐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

图 3:社区孩子向志愿者提问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热爱祖国、勇于登攀’的精神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养分。”实践团负责人彭发尧表示,未来将把“两弹一星”精神宣讲长期纳入社区服务项目,使红色教育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持续探索红色教育与托管教育融合的新形式,旨在扣好孩童爱国品格的第一粒“扣子”,同时也为法科学子提供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平台。

这场宣讲既是爱心托管班的生动一课,更是实践团“儿童启蒙+红色教育”品牌活动的有力延续。据悉,恽代英法治宣讲团已在武车社区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科普、红色故事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5余场,深受社区与家长欢迎。接下来,实践团将细致总结授课经验,充分发挥宣讲优势,继续依托爱心托管班这一优质平台,精心推出党史课程、中国的大国担当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此举旨在让孩子们在托管期间不仅能得到学业辅导,更能在持续、深入的红色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滋养精神成长。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