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蔡圆)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以专业实践赋能乡村振兴,7月22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百所观察”暑期关爱社会实践结业仪式在峡口镇居委会举行。本次实践活动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团队围绕基层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顺利完成青少年爱心托管、司法所深度调研、村社普法宣传三大核心任务,让更多法治春芽在乡村沃土上茁壮成长。
峡口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邓莉珺,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万忠毅,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张吉林,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万枞,团委书记张永基,本科生辅导员姜孝文出席仪式,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活动,仪式由实践队队长肖博涵主持。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肖博涵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全面回顾了活动期间的各项课程与活动。“谢谢老师们把托管班变成第二个家!”,学生代表周子涵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心得,回忆自己在模拟法庭上扮演“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心中种下了“守护正义”的种子,言语间充满了对这段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图一 出席人员齐唱国歌
万忠毅为实践团颁发了志愿服务证书,实践团成员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在温暖的寄语环节,万枞对圆满完成任务的队员们表示祝贺,向关心支持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也寄语孩子们要带着这份法治的启蒙,勇敢追逐心中梦想,未来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记得这个夏天埋下的法治种子。同时,邓莉珺也感慨此次活动是一场“最美的相遇”,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怯懦到自信,在法律职业体验、扎染等活动中收获满满。

图二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万枞发言
随后,汇报展演精彩上演。在歌曲《少年中国说》里,孩子们以清亮童声唱响“少年强则国强”的壮志,歌声里藏着对红色历史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担当;在手势舞《宪法伴我成长》中,孩子们边唱边跳,手势舞中融入“法”字造型与天平手势,用童真诠释着对宪法的敬畏;在朗诵《我和我的祖国,在这里成长》里,孩子们深情讲述峡口的山水故事与革命记忆,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与祖国的赤诚热爱;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华师百所观察版)》温情收尾,定格了师生间的温暖情谊。

图三 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唱
从峡口镇香溪河畔的约定出发,未来,“百所观察”实践队将把这次以法治为名的青春之约,延展为贯穿时光的责任接力,让青春力量持续服务乡村振兴,让法治之光照亮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