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政锠 李森亚)7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春雨服务队遵义分队,远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和平学校,发挥专业所长送教上门。实践队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旨在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术,助力特殊青少年群体重塑自我价值、建立积极心态确立目标希望,促进其积极健康成长。
用心设计课程,叩响心灵之门
实践队师生基于科学心理学知识与青少年身心特点,量身定制了五门结构化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内容主题涵盖自我认知探索、人际沟通与关系维护、环境适应策略等多个核心心理成长主题,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并在活动实施前经过多次研讨和试讲打磨,以确保课程效果。在课堂上,同学们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专注聆听、积极参与互动。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建立起了积极的自我认同与人际互动模式。

(图1:春雨服务队队员柯舒恬给学生们上心理健康课)
实践队队员柯舒恬巧妙地通过活动导入和理论讲解,引导学生建立“预言-想法-感受-行动”观念;在“星星预言”活动环节,柯舒恬进一步带领孩子们将心中的理想与期许郑重书写在星星卡片上,为同学们种下希望的种子,激励同学们朝向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进。

(图2:学生们将心中的理想书写在星星卡片上)
音韵传递深情,师生共谱心音
除了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外,实践队队员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音乐疗愈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疗愈体验。活动以精心挑选的音乐启幕,美妙的旋律瞬间带动现场的氛围,实践队队员王添宝带领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在纸上,编织成故事向大家分享。学生们在音乐与互动中探索共情的力量,度过了一段温暖的时光。音乐疗愈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们的情绪表达与共情能力。

(图3:实践队成员王添宝带领学生们做音乐疗愈活动)
团队齐心协作,缘分共聚青春
针对工读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实践队队员还特别组织了结构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安全、支持的团体氛围中,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看到自身内在优秀品质,鼓励学生拥抱更加积极的心态。
实践队队员王子怡带领的“自画像”投射活动成为亮点。学生们选择最能代表自我特质或内心渴望的意象并将其描绘出来;在队员们营造的真诚、接纳、不评判的氛围中,学生们勇于袒露心声,分享个人经历与真实想法。同伴间的积极关注、肯定与回应,营造了强大的社会支持感。

(图4:学生们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做游戏)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普遍反馈感到“惊喜”与“感动”,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内在力量,提升了自我价值感,也增强了面对过往经历、积极规划未来的信心与勇气。这也体现了心理学专业干预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与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关键作用。
春雨服务队此次遵义之行,不仅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有效实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助人自助”的心理学理念,用专业力量为特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也彰显了青年心理学子的责任担当。
审读人:丁玉斌 刘幽悠 牛更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