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慧 李天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激励青年学子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6月30日至7月6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鲁长芬教授带领筑梦体育人实践队,走进贵州遵义,开展红色教育、联学联建、体育实践调研等活动。

图1: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被称为“革命圣地”“转折之城”。为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重温遵义会议精神,实践队一行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到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由失败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站在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感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与气魄,走上红军山,聆听红军长征时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实践队师生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永远保持拼搏进取的姿态,苦练本领,直面挑战,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在遵义市第十一中学,实践队一行参观了红军长征时召开万人大会的会址,并与学校党总支书记冷彬、校长周功轩等就“一融双高”建设、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健康进行座谈。鲁长芬教授建议,学校要用好红色资源,在课间操创编、体育课程设计中可以选用红色歌曲、红色情境等,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蒲新区第一小学,实践队一行与学校党总支书记游启燕、校长陈作平等座谈,双方围绕校园文化、学校体育、“四小”问题和教师成长深入交流。鲁长芬教授表示,青年教师要成长,首要是上好课,扎根课堂实现教学相长,有了三到五年的教学积累后,要着重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通过掌握学理性的内容增强对学科的理解,实现教研相长。

图2:排球示范课
实践队发挥学科优势,在遵义市第十一中学进行了课间操活动,精心设计了热身操、英雄少年武术操、拉伸等内容,在保证运动强度的同时,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趣味性。实践队还为遵义市第十一中学、新蒲新区第一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排球、足球、田径、健美操等四堂体育课。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融入趣味体育游戏,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其中,健美操课堂融入思政元素,以《光荣与梦想》为背景音乐,以健美操轻器械扇子为道具,展现红军艰苦卓绝的伟大征程,为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献礼。

图3:“四小”问题调研
近些年,“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并强调“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体育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围绕“四小”问题进行攻关,获得“挑战杯”湖北省特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赛。此次社会实践期间,实践队员深入当地学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学生身体活动情况以及学校体育课、大课间的开展情况,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图4: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座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践队师生与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师生举行座谈会,就学生组织建设、学生科创、课程设置、升学就业等进行交流。作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参与者,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罗佳宇分享了自己在华师交流学习的感受。他表示,一年的学习让他开阔了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自信与成长,也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华中师范大学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在服务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实现自我价值。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让更多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仰,开拓视野,克服困难,增长才干。
审读人:张德华 张俊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