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黄泽稷)7月5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筑梦体育人”社会实践队咸宁分队一行奔赴咸宁市通城县隽水小学,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行从7月5日至8月2日,旨在通过体育教育、素质课程和爱心陪伴,丰富当地留守儿童及其他小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并在实践中磨砺青年学子意志,增长才干。 
图1 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出发前合影
专项培训,夯实基础助教学
7月6日下午,隽水小学校长在培训会上对志愿者们表达了热烈欢迎,他重点围绕教育教学核心环节,特别是备课的重要性深入讲解,强调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教好书的关键。学校食堂及生活管理部门的负责老师也分别就相关事宜对队员们进行了叮嘱,期望大家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为人生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丰富,助力成长促发展
7月8日下午,同学们在队员陶闯和张富江的组织下有序开展足球课程学习。课上,陶闯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热身活动,降低学生在运动中的受伤风险。在热身结束后,队员张富江亲身示范,向学生讲授足球过人技巧以及战术配合,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结束后依旧有不少同学愿意留下来多踢一会,学生小高表示,平时接触足球的机会很少,但是这节课使得他对足球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图2 队员张富江正在集合整队
支教期间,“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托管班的学生带来主题丰富、内容多元的系列课程。课程体系涵盖体育锻炼、科学用眼、红色文化传承、防溺水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及个人成长引导等多个维度。活动不仅致力于知识传授,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助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成长。
扬帆起航,实践育人谱新篇
截至7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筑梦体育人”咸宁分队的前期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后续教学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队员陶闯表示,虽然这次实践非常辛苦,但也特别充实,希望以后的支教实践里尽己所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与学生构建一份共同的美好回忆。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华师学子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基层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课堂。未来,华师“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将继续在通城的土地上书写青春奉献的动人篇章,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与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审读人:张德华 丁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