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闻聪 廖家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先导性作用,7月10日,历史文化学院“行知”优师计划暑期实践队深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宋胡同村,通过实地走访、家访调研等形式,系统考察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探究制约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图1 队员陪伴学生放学
当日下午放学时段,实践队分为7个调研小组,在当地教师协助下与学生结对同行,开展入户家访工作。通过与家长的交谈,队员了解到当地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家庭教育支持不足等教育问题。
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当地学生向县乡级学校迁移趋势明显,这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凸显出乡村学校的困境。同时,部分家长因文化程度有限、工作时间紧张等因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子女学习成长;还有家长表示在亲子沟通方式上存在短板,难以准确把握孩子的真实需求与心理状态。

图2 队员与家长进行访谈
值得关注的是,实践队员也发现了乡村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素质课程师资短缺问题,宋胡同小学通过“线上送教”模式,引入山东青岛优质教育资源,开设多元化兴趣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还通过筹集资金建设校园文化墙、打造趣味运动区等方式,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此次调研让实践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具有多面性,既涉及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宏观问题,也包含家庭教育缺失的微观挑战。解决乡村教育难题需从多层面入手,家校共同发力,才能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孩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图3 家访合影
“行知” 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深入乡村基层,倾听师生与家长的声音,切实感受到青年一代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积极探索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团队优师计划生也将不断涵养教育情怀和增强教育本领,为未来投身基层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审读人:梁方勇 戴睿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