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赵嘉茂 陈宇欣 陈芷琰)为深入践行“科技惠民”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走进基层,7月7日至9日,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在E教,启智慧”暑期实践队先后走进杜公湖社区、新华社区、振兴社区,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机器人科普活动。活动包括编程教学展示、机器人舞台剧及科普展等,使探索科学的种子在社区青少年儿童中悄然扎根、蓄力生长。

(图1:实践队合影)
智械展奇趣
实践队以“理论+实践”模式开展机器人基础教学。队员们从生活、学习等日常场景切入,介绍常见的扫地机器人以引发参与活动学生的共鸣,随后详解机器人基本结构与功能,助力社区学生全面了解机器人。实践环节中,小白人形机器人凭借灵活的关节转动与精准的动作卡点设计成为全场焦点。队员们分组指导,协助学生完成机械狗操作实践,让他们进一步感知机器人的结构特性与功能原理。

(图2:实践队员为社区学生讲解机械狗)
慧问促新知
为促进科技知识的有效传播,实践队还设计了趣味知识竞答环节,题库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科学常识等多个领域。活动采取“分组闯关”模式,学生们自由组队后,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的组合题型积累分数,此环节既考验他们的科学素养,也帮助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图3:趣味知识竞答)
艺机绘新篇
作为系列活动的压轴环节,器人舞台剧《灵魔双雄 共撼天地》深度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其创作整合了机器人控制、编程开发、舞台工程设计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成果。剧中,“哪吒”与“敖丙”机器人依靠精准的动作编程,完成了侧空翻、武艺对决等动作表演,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兼具趣味性与科技感的精彩演出。
与舞台剧同步开展的机器人技术科普展也获得了较高关注。在科普展上,“岳飞”机器人现场展示了语音识别、姿态识别及韵律识别功能,而流浪地球中的“笨笨”则再现了电影场景中的陨石来袭应对、声波探测和如影随形移动等功能,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图4:实践队员展示机器人“笨笨”)
活动虽然已经落幕,科技的涟漪却在社区悄然漾开。此次机器人进社区活动,不仅为社区青少年儿童创造了接触前沿科技的契机,更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未来,实践队将秉持“E教启智”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活动形式、拓展服务范围,把更多元的科技体验送进更多社区,使科技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服务实际需求,与社区居民共同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审读人:庄甲鹏 肖克 董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