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余芳萍 钟香禹)为厚植青年党员家国情怀,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党务本领,7月1日,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育”见“政”能量社会实践团队受赤壁一中党委委托,组织策划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离退休干部“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团队成员以实习生身份深度参与全流程组织工作,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
匠心独运:于细微处编织庄重底色
活动未启,方案先行。在赤壁一中党委指导下,实践团队勇挑重担,将宏大主题熔铸于精细方案。党务办实习生余芳萍与其余实践队成员反复打磨活动流程脚本,精心制作活动当日的PPT,确保“重温入党誓词”“纪念章颁发”“青年献礼”等环节衔接流畅。

实践队成员打磨活动PPT
主持词是仪式的灵魂之声。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团队成员梳理党史校史发展脉络,深挖档案卷宗,提炼精神内涵,仔细甄别文献记载,多方比对校准史实细节。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撰写主持词,经反复研讨,从结构框架到遣词用句层层打磨,确保内容逻辑严谨、表意精准。这些前期工作如同精密齿轮的咬合,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躬行践履:以青春热忱护航荣光盛典
活动当日,实践队成员在现场发挥枢纽作用。拂晓微光中,团队成员余芳萍与党支部老师核对场地布置:台签摆放整齐,音响设备反复调试。她同时还承担摄影工作,于台前幕后捕捉珍贵瞬间,记录现场画面:老党员抚摸着纪念章时的骄傲,青年党员拳头紧握的坚毅,这些影像都将成为党性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党日活动现场
薪火相传,必有回响。仪式上,青年党员们以慷慨激昂的诗歌,深情歌颂了老党员们的奉献精神,献礼党的华诞。实践队成员作为青年代表,深情朗诵了老党员郭振兴为建党104周年创作的原创诗篇《“七·一”兴怀》,以一句慷慨激昂的“腐蝇岂可玷日月,扶贫必能国运昌”为结,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铮铮誓言将老党员的忠诚信念与对未来的期许传递给新时代,有力彰显了“政”能量的代际传承价值。
颁奖仪式结束后,实践队成员随即开展后续学习活动,与退休党员一同前往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进行研学。在馆内,众人沿着历史脉络,认真观看战役沙盘、历史照片、文物展品等资料,聆听讲解员对北伐汀泗桥战役背景、过程及意义的详细介绍。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实践团队成员与退休党员深入交流探讨,从历史细节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以实地研学的方式深化对党史的理解与认知。

实践队成员参观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
淬火成金:从感悟到传承的精神接力
从方案构思到现场执行,从镜头记录到感悟升华,“育”见“政”能量社会实践队以赤诚之心搭建起代际对话的精神桥梁。当赤壁一中书记黄淦礼赞老党员“筑就一中根基”时,这群年轻身影亦在幕后默默浇筑着传承的基石。

实践队成员与赤壁一中副校长梁永新合照
红色基因的赓续,既需要白发丹心的忠诚守护,又离不开青春力量的热忱参与。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育”见“政”能量团队成员以躬身实践回应时代召唤,在服务奉献中读懂信仰之重,于细微处点亮了“政”能量——这能量,是青年与历史的深情对望,更是红色血脉奔涌向未来的永恒回响。
审读人:潘广炜 袁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