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国新星: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青年教师成长经历引领学风建设

时间:2024-05-14 10:18 来源:华大青年 作者:蒋佩霈 编辑:杨海丽 点击:

为了推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下简称“政国”)微信公众号推出“政国新星”栏目,邀请学院“85后”优秀青年教师讲述自身求学、工作经历。该栏目不仅加深了广大师生校友对青年教师的认识,更让学生对求学和治学、进取与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学风建设促进效果。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蒋佩霈)为了推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下简称“政国”)微信公众号推出“政国新星”栏目,邀请学院“85后”优秀青年教师讲述自身求学、工作经历。该栏目不仅加深了广大师生校友对青年教师的认识,更让学生对求学和治学、进取与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学风建设促进效果。



       拥有经济学和政治学双重背景的钟灵娜老师结合学院学科的优势和个人研究的兴趣,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展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研究,并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引导更多的学生对政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她表示:“展望未来,我始终相信,人生不止一种可能。”具有跨文化视野的陈婉玉老师,表示自己一路走来艰辛和挑战无处不在,但每一次跨越都让其更加成熟,每一次努力都让其更接近自己的学术梦想。通过自己学习德语和从事中德跨文化研究的经历告知同学们”走出舒适区,那里才有真正的成长和变化“,跨文化研究”不仅仅是知识领域上的跨越,更是学术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全面转变”。



       望超凡老师用自己本科时在学校图书馆140余条的借阅记录教育同学们,通过广泛的阅读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不仅知识能得到增长,思维也会更加开拓;同时,用他研究生期间的“两经”训练(“经典阅读”和“经验调查”)以及“两个20天”的学习模式(调研20天,写作20天)现身说法,引导同学们学会培养更好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开展独立学术研究。赵文杰老师则提醒同学们,“以小成就来积聚持久的能量”“科研这条路是持久性的事情,科研之路漫漫,上下求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得在健康、快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教研工作”“要以‘精英意识’坚持‘大众情怀’的初心,以‘抱朴守拙’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积极调研,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以‘六经’注我,也以‘实践’注我!”




       从南黄海到九乡河,从指南山到桂子山,杨光老师感恩路上所遇见的良师益友,鼓励扶持她走过迷茫;她坚持“脚踏实地、艰苦努力”的态度,赞同做研究的价值是“突破自己的极限”,在学术研究上保持初心、砥砺前行。她告知同学们,“伟大并非凑巧,努力不会徒劳,带着跳动的初心做自己赛道的闯关者”,深耕自己,持续发力,终会厚积薄发,梦想成真。黄思老师则认为,在学术研究上“学术训练没有捷径,舍得下笨功夫才是捷径”。她通过自身科研经历总结道,推动钻研的原动力,是对专业本身的热爱、对社会事实的好奇。在硕博阶段,读经典不是“局限于某一学者或专业”,而是“在社会科学大类里广泛阅读”。经过比较系统的读经典训练后开始田野调查,最终才能“慢慢形成对乡村经验的整体性认识和总体性判断”。黄思老师提醒同学们,学科范式和专业视角只是工具,要服务于我们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个人成长、增进社会福祉。



       丁羽老师虽言“运气”贯穿自身求学、求职之路,可纵使困难重重,他在科研路上从未停止步履。成长途中,他经历过保研焦虑、论文难产、经济窘迫,入职华师后,三轨并行的生活更是紧凑非常。以书为剑,磨砺思想,丁羽老师在风雨飘摇中依旧坚守内心简单纯粹的科研初心。他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可他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成就“不平凡”的自己。胡云老师表示:“能让人真正获得成长的,并不来自于卧薪尝胆改变命运的那份孤勇,反而是因为懂得理顺和掌握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的从容和松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始于修身,修的是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精神。”




       韩瑞波老师回顾政治学入门、研究方向定型、确定主攻方向的学习生涯。为人师长,他将继承恩师衣钵,在同学们迷茫烦乱时指点迷津,在艰难困顿时提供帮助;作为学者,他以学术为伴,以学术为业,韩瑞波老师表示:“我享受每一次写作每一项研究带来的头脑风暴和挑战自我,享受研究过程的艰辛以及它能够带来的愉悦,享受每个奋笔疾书的日日夜夜。”乔咏波老师表示,一方面要注重长期积累形成较深厚的学术功底,科研才会有所建树;另一方面要坚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赵宁宁老师用自己十多年的极地研究历程告诉我们,做学术研究的不二法门是在一个领域的长期坚持,因为想要在一个行业里做到优秀,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积累,成为一名长期的坚持主义者。焦玉平老师用“三跨”来形容自己十余年的求学经历,认为这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她强调人生规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抱以热忱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李次园老师借用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的话语进行勉励,“对生命有更多一点敬畏,对未来少一点约束,给不可预期的事物留更多一点余地,少一点一厢情愿的想法”。未来,脚踏实地,好好加油,努力前行!邢伟旌老师拥有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在无数次的批评和挫折中找到了面对困难的正确心态。他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舒缓压力,因此也建议年轻学子们,在学习疲劳的时候请离开电脑屏幕,放下手机,多出门走一走,回来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良学风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近年来,学院立足学科特色,通过开展利群读书会、“电影中的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术观影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营造浓厚学习学术氛围,并通过“知书”学习发展中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掌握学习技巧,营造了良好学风,努力完成好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


审读人:潘广炜 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