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林隽如 李秋实)7月5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爱之音”圆梦服务队再次踏上征程,奔赴宜昌市秭归县两河口镇两河口小学,开展为期12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这已是该团队连续第九年扎根秭归这片热土,用音乐与知识的力量,为山区孩子点亮希望之光,绘就一幅幅充满希望的成长画卷。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是对国家美育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展现青春风采的重要平台。在夏令营期间,支教队的全体志愿者们将肩负起夏令营10个行政班级和17个趣味社团的授课重任,致力于丰富两河口小学350余名学生的暑期生活,为他们带去知识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帮扶的初心,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图1 开营仪式
为适应当地学生特点,支教团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低年级以绘画、儿歌培养学习兴趣,高年级则通过小组竞赛、情景模拟、辩论赛等提升课堂参与感。针对留守儿童课后辅导薄弱的问题,志愿者们在课堂中分组辅导学生完成暑期作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化解学生学习难题。此外,志愿者们还积极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在夏令营开营当天,他们便建立了班级家校群,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动态,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建议,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了“1+1>2”的教育效果。

图2 作业辅导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支教团还开设了体育、音乐、实践三大类社团,涵盖足球、篮球、电子琴、合唱、舞蹈、美术、手工等多个项目,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此外,支教团还设立了后勤保障小组,协助活动的摄影宣传与新闻稿记录,确保社团顺利运行。这些社团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校园增添了活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图3 团体大合照
据悉,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帮扶的重点项目,音乐学院已连续第九年选派优秀学子赴秭归县两河口小学开展支教服务。本次行动得到校团委与秭归县教育局的联合支持,为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教团负责人郑泽怡表示支教团希望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让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也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闪光。
审读人:陈晓刚 陈龚泽祖 郭康源 严楚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