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传文化:洞塘坝村顺利开展文化游园会

时间:2025-07-23 20:38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谯婧婷 卜昊玥 蔡依汛 叶涵 编辑:李旭垠 点击:

为响应国家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号召,推动乡土文化与红色文化进校园、入乡村,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于7月19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洞塘坝村开展“施韵千年,古今交响”文化游园会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谯婧婷 卜昊玥 蔡依汛 叶涵为响应国家文化传承弘扬号召,推动乡土文化与红色文化进校园、入乡村,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恩施队”)于7月19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洞塘坝村开展“施韵千年,古今交响”文化游园会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游园会以“恩施味记,帖聚舌尖”环节拉开序幕。学生们在便利贴上以“食物名称”和“吸引我的原因”的格式,热情分享家乡美食。紧接着,学生们进行“窗棂辨韵,土纹竞心”环节。主持人先展示土家窗棂实拍图并介绍其特征,随后学生们领取绘有“万字纹”“寿字纹”“如意纹”等纹样的卡片,在1分钟内找出差异并圈出,再交由主持人核验,于趣味“找茬大挑战”中学习传统建筑智慧。

图1:学生们写下家乡美食记忆

在土家舞蹈体验点位,恩施队队员们先向学生们讲解摆手舞的起源与文化内涵,示范“单摆”“双摆”等基本动作。学生们跟着节奏,踩着鼓点,模仿老师的姿态,手臂左右摆动,脚步轻盈跳跃,在互动中传承乡土文化。在服饰文化体验点位,恩施队队员展示苗族额饰并为学生们佩戴,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戴上额饰,在镜头前留下瞬间,感受民族服饰的绚丽风采。

图2:学生们试戴苗族额饰

红色文化板块中,学生们分组协作,将记录有“中共一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重大历史事件及本土英雄张富清事迹的图文线索卡进行匹配,再按历史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逻辑排序,最快正确完成的组获胜。在竞赛与讨论中,党史故事和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活动最后,学生们在恩施队队员们指导下,围绕“山中恩施,洞塘朝阳”主题,执笔共绘家乡人文与美景。一幅展现恩施多彩文化的长卷在学生们的画笔下逐渐成形。

图3:洞塘坝全体师生与画卷合照

本次活动响应“文化进乡村、入童心”的实践要求,依托青少年亲身体验深化文化认同。以寓教于乐、动静结合的形式,系统性地呈现恩施的建筑、饮食、服饰、方言、民俗等乡土文化元素与我国的红色历史。

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与动手实践中,不仅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有效实现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