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淞)伴随着阵阵蝉鸣,在宁静的巴东大山里,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筑梦体育人”实践队与巴东县大支坪镇柏杨坪村的孩子们之间的故事仍在继续。7月25日,实践队开展了趣味游戏,篮球竞赛和红歌演唱等课程,给孩子们在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注入了来自南湖畔的体育精神与力量,使得除了课本之外的欢乐密码在这寂静的山村,悄悄解锁。
趣味游戏藏“玄机”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在巴东县柏杨坪村的支教教室里,华中师范大学“筑梦体育人”实践队的趣味游戏正成为“头脑风暴”的策源地——数字炸弹益智游戏,让山村孩子在欢笑声中叩开逻辑思维的新窗口。
随着队员王淞在纸上写下“16”这颗“数字炸弹”,教室里瞬间泛起紧张的涟漪,孩子们轮流报数时,眼神还在不自觉飘向同伴。随着王淞的一声口令,炸弹精准命中。刹那间,课堂上呼声与哄笑声交织,第一位“幸运嘉宾”便获得了上台表演节目的“小惩罚”。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脸上的欢乐还未褪去,仿佛还沉浸在游戏的雀跃之中,细碎的笑声像撒了把糖豆,在教室里滚来滚去。

图一:实践队员王淞带领孩子们进行趣味游戏
篮板碰撞藏“锐气”赛场角逐里的热血密码
午休过后,柏杨坪村委会的篮球场上,一场特殊的篮球比赛点燃了山间的午后。球场中间的两支队伍已经准备展开较量,随着队长王翦的的一声令下,“老师队”和“学生队”便展开了激情的较量,平日里天真的孩子们,此刻目光坚定,势必拿下这场比赛,这正是敢于拼搏,争创佳绩的体育精神的体现。
每一次的运球过人都是孩子们平日挥洒汗水才学会的拿手本领,每一次奋力的投篮都像是孩子们在将生于山不困于山的决心投掷出去。孩子们在球场上不停奔跑的脚步与进球得分后的欢呼让实践队成员们感受到那份最纯真的美好,也赋予了这次支教更大的意义。

图二:实践队王翦、李恩祺和孩子们一同进行篮球竞赛
山坳里的“红歌韵”携童声播撒红色音符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教室里,20余名孩子在王翦的带领下,齐声唱响《灯火里的中国》。窗外是连绵青山,窗内是孩子们眼中的光,与歌词里的“灯火”交相辉映。这堂特殊的音乐课是“乡音传情”,也是此次支教珍贵的一部分,实践队成员们运用歌声的旋律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让孩子们从歌声中感受时代的发展,那些对祖国未来的憧憬也正随着歌声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生长。那些回荡在山谷里的旋律,正像点点灯火,照亮着孩子们对家国的懵懂认知。

图三:孩子们共同演唱《灯火里的中国》
大山里的回响不会停,这个夏天实践队成员在此点燃教育的火种,将来自南湖畔的体育精神,播撒在恩施巴东这片沃土之中。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始终秉持“体为国本,育人最先”的理念,怀揣着教育梦想,用行动践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初心。
审读人:张德华 丁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