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韩义兰 吴玥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7月13日,历史文化学院萤火服务队在孝昌县关王小学开展了民族舞蹈课程,队员韩义兰和李翊萱分别教授了蒙古舞和傣族舞,孩子们在不同舞蹈音乐与动作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图1 李翊萱教学
课程伊始,李翊萱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全身性热身,重点活动了腰腹、肩颈和腿部,为接下来的舞蹈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教授傣族舞《贝叶飘香》过程中,李翊萱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指导孩子们学习包含转身、挥手、屈膝造型等动作内容,并及时纠正动作要点。
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动作和学习新动作交叉练习的方式,孩子们对基本动作了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对傣族舞蹈的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李翊萱引导下,孩子们将新旧两段动作串联起来,配合傣族舞音乐进行练习,流畅地跳完了整支舞蹈。傣族舞的柔美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

图2 韩义兰领舞
随后,韩义兰继续进行蒙古舞教学。她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纠正动作细节。大到手臂动作,小到转身时的脚步位置,韩义兰确保每个小组都能跟上节拍,掌握蒙古舞动作内容。在整体教学之外,韩义兰走到孩子们身边进行一对一指导,手把手调整他们的姿势,反复示范难点动作,直到孩子们能掌握要领。
在蒙古舞音乐《白马》的旋律中,孩子们踩着激昂的节奏,神情专注,在伸展手臂与迈步跳跃之中,体会着蒙古舞的豪迈与奔放,感受着不同舞蹈带来的身心愉悦。民族舞蹈课程不仅让孩子们获得了全新的体验与感受,更让孩子们在身体的律动中体味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深刻内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民族舞蹈的学习有效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在民族舞蹈课上,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舞蹈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萤火服务队将继续以舞蹈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审读人:梁方勇 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