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范千谦 马曼清 张雨竹 严羽彬)心怀梦想与远方,不懈奔赴与追求,从课业到科研,他始终朝着目标一往无前。保持清醒与上进,不惧困难与失败,致知力行、行稳致远,他就是2021-2022年度国奖获得者——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朱晨熹。
朱晨熹,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专业,“恽代英菁英学校”第五期学员培训班学员。综合成绩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博雅金桂奖学金等荣誉;曾担任校团委组织部学生助理、历院团委学刊组成员、1905班心理委员;曾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曾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内选拔赛铜奖,目前已保研至四川大学中国史方向。
坚持本心,踏歌而行
初入大学时,朱晨熹曾陷入短暂的彷徨,但他最终选择了遵循内心最初的理想,转专业来到历院,研习自己的真正热爱的历史学。明确自身目标,树立强大信念,坚持不懈,持续努力,这是他前行的原动力,亦是他史海航行的指南针。一路向前,朱晨熹灿烂辉煌的成就背后,不仅流淌着努力的汗水,更离不开他探索总结的学习方法。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他会有意识地要求自己阅读史料和专著,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课后,他也会多关注、多思考老师上课所延伸的问题,积极研究,深入理解课堂内容。分享学习经验的同时,朱晨熹也鼓励学弟学妹常和师长同学交流,多取长补短,切忌闭门造车。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他看来,采用合理且合适的学习方法,辅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才能学思相长、知行合一。
志怀高远,奔赴星海
在大学生涯中,朱晨熹兼顾多方面发展,努力做到学习科研“两开花”。2021年,他主持了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技术上的战线: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在其营建工厂的技术改进工作》。在项目立项阶段,他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及著作,及时针对研究动态修改题目和方向。同年,朱晨熹参加本院同学组织的以研学服务为主题的“挑战杯”竞赛小组。在小组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个人优势,负责项目所需的教学与课程设计、项目宣传中公众号推送稿的撰写和编辑工作。他谈到,参加科研创新项目不能只为了评优加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锻炼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业乐群,蹄疾步稳
在学习之余,朱晨熹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够见到他奉献力量的身影。他认为,学生工作对于大学生开拓视野和增长经验有很大帮助。尽管有时,部分繁琐的任务会占用一定的个人时间,但在协调好学生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切实地增强。和最初的自己相比,无论是应对紧急事件、突发情况,或是面临困难局面、前行障碍,他的处事方式与应变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他慢慢地发现,在与身边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能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性格也能得到打磨,变得更加仔细与沉稳。
“祝愿每一位学弟学妹在大学里都能找到那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活出自己的风采。这个过程或许并不轻松,但请千万不要放弃”,朱晨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径行直遂,在自己的园地栽种出灿烂的花苗,收获累累硕果。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从一开始转专业进入历院,到后来的学术科研,朱晨熹从未忘记初心,始终步履铿锵。未来,他将继续学习深造,愿他能继续秉持向上的求索之心,以坚定的求学之志,踏上自己人生理想的康庄大道。
审读人:钟佩文 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