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申韵涵 陈依婷)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鸿鹄志愿服务队“峡江筑梦”队在湖北省宜昌市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爱心托管班开展的暑期支教活动结束。在7月15日至29日的15天服务中,团队14名志愿者以“课业辅导+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为托管班的学生提供作业辅导服务,并围绕红色教育、心理健康、财商启蒙等四大主题开展创新教学,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图1 合影
课业辅导:夯实基础助力学习成长
为夯实学业基础,志愿者们坚持每日为托管班不同学段的儿童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作业指导。针对学习难点,志愿者通过例题讲解、错题分析等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设计分层练习,循序渐进提升其学习能力。在辅导过程中,志愿者注重培养同学们的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习惯。这些辅导工作为乡村儿童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有效巩固了他们的基础知识。
红色铸魂:用创新形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志愿服务队围绕红色教育主题,将三峡移民精神与恽代英革命精神相结合,通过历史影像展播、“画出最美家乡”互动绘画等活动,向同学们生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在“迎八一”主题教育中,采用红色动画赏析、手抄报创作等形式,让建军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童心。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更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他们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让许多学生在活动后表达了对军人、对祖国的崇敬之情。
图2 “迎八一”主题教育课堂
美育润心:让艺术之光点亮乡村童心
志愿服务队在许家冲村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教育课程,为当地儿童提供了多元的美育体验。在手工课程中,同学们学习制作甲骨文彩泥作品,通过动手实践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在中国结编织环节,志愿者教授基本编织技法,帮助同学们完成简单的绳结作品;剪纸课上,同学们在指导下尝试剪出传统图案,体验民间剪纸技艺。绘画课程包含青花瓷纹样临摹和民族服饰设计,让同学们接触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课程为乡村儿童提供了接触艺术的机会,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帮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
图3 分享民族服饰
心理护航:以心理健康教育护航乡村儿童成长
为促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了心理专题活动。在“做情绪的小主人”课上,志愿者通过“情绪蛋糕”制作活动,引导同学们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直观认识情绪类型;同时队员们组织同学们观看《头脑特工队》动画电影,结合影片情节讲解情绪管理知识,并开展互动讨论。课程还设计了“情绪记录表”实践环节,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些活动都为乡村儿童提供了认识情绪、表达情感的平台,助力其心灵健康成长。
图4 志愿者讲解心理知识
财商启蒙:借专业知识启蒙儿童财智
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优势,为当地儿童带来了的财商启蒙课程。在“人生拍卖会”上,通过模拟竞拍“健康”“快乐”等人生价值,引导同学们理解资源分配和价值判断的重要性。在认识货币的课堂上,志愿者带领同学们学习了货币的演变历程及其社会经济功能。为强化实践应用,活动特别设计了零花钱使用记录任务,培养同学们树立正确财富观,养成理财记账的习惯。这些课程为乡村儿童提供了基础的金融知识教育,让他们对金钱管理和价值选择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15天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用知识传递温暖,以创新点亮梦想。这场跨越山海的“峡江之约”,不仅为许家冲村的同学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窗口,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让希望的种子在峡江两岸茁壮成长。
审读人:陈娟 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