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筑梦探科学:鸿鹄志愿服务队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

时间:2025-07-28 18:04 来源: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申韵涵 陈依婷 孔梦媛 编辑:肖舜草 点击:

为引导乡村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在观察探究中培养理性思维,7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鸿鹄志愿服务队“峡江筑梦”队在宜昌市许家冲村爱心托管班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志愿者们以趣味实验与实践搭建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光影变幻与结构搭建中触摸科学原理。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申韵涵 陈依婷 孔梦媛)为引导乡村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在观察探究中培养理性思维,7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鸿鹄志愿服务队“峡江筑梦”队在宜昌市许家冲村爱心托管班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志愿者们以趣味实验与实践搭建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光影变幻与结构搭建中触摸科学原理。

图 1 “光影科学小实验”课堂

“光影科学小实验”:在光影变幻里解锁光学密码

在上午的“光影科学小实验”课堂中,志愿者方文娟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与其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他们对VR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方文娟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VR眼镜的原理,并指导大家动手制作自己的VR眼镜。制作完成后,同学们互相交换VR眼镜体验,讨论着不同画面的立体效果,课堂变成了热闹的“光影实验室”。

图 2 同学体验自制VR眼镜

方文娟表示,实验用日常材料搭建起科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孩子们在动手时自然产生好奇,在好奇中主动追问原理,这正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图 3 “小小构建师”课堂

“小小构建师”:在搭建与测试中读懂结构力学

“为什么大桥能站得住?为什么房子不会塌?”下午的“小小构建师”课堂上,志愿者余鹏程以提问开篇,引发同学们对结构的思考。随后余鹏程用动画演示了“三角形最稳定”“分散重量更牢固”等基础原理:“就像我们搭积木,底下的‘腿’越稳,上面才能堆得越高。”

实践环节中,每组同学需要使用吸管、纸板、胶带和剪刀搭建一座能承重的“高塔”。大家通力合作,努力搭建出承重力最强的“高塔”。课程结尾,同学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讲解设计思路:“我们的桥用了四个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在桥面加了横条,这样重量能散开”。课程将结构科学融入动手实践,让同学们直观理解了“稳定”“承重”等科学概念,并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图 4 同学们搭建承重“高塔”

此次科学主题课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让科学原理变得可感可知。未来,“峡江筑梦”志愿服务队将继续设计更多贴近乡村儿童生活的科学课程,让实验室走进托管班,让科学种子在乡土间生根发芽。

审读人:陈娟 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