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张珂心 李梦琪 侯正义)红色跑道上,她既是50米迎面接力的运动员,也是女子200米赛道上风驰电掣的选手,她就是化学学院运动会的全能战将——杨珺贻,她一人征战两项赛事,用汗水、默契与坚持书写青春答卷。

谈及50米迎面接力的训练,杨珺贻坦言“衔接是胜利的关键”。这项赛事不仅考验个人的爆发力,更依赖队友间的双向默契。每天傍晚的训练场上,她和队友们反复打磨交接棒的每一个细小动作。“迎面接力最怕忙中出错,一旦掉棒就可能断送全队努力。”有次训练中,她因急于提速导致交接时手部不稳,棒体滑落瞬间,她立刻弯腰捡起继续冲刺,却还是影响了团队节奏。训练结束后,她主动去找队友进行复盘:“是我太急躁了,我们应该先稳再快。”之后的一周,她特意增加了接棒的练习频次,在反复磨合中形成肌肉记忆。“每次成功交接的瞬间,都让我明白团队协作不是单靠个人快,而是要让速度与默契同频共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最终,她所在的队伍凭借出色的衔接与迅猛的速度,顺利拿下该项目的第六名。

女子200米赛场是她与自我的较量。为了提升爆发力与耐力,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就连训练结束后的拉伸,都严格遵循教练指导的每一个步骤。“最累的时候,跑完一组变速跑就想吐,腿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但她从未想过放弃,比赛当天,她从起跑便占据优势,最终以第七名的成绩顺利完成了比赛。冲过终点线时,她高举双臂,尽情迎接属于自己的胜利。

从短跑的速度对决,到接力的团队拼搏,杨珺贻在截然不同的赛场上,彰显着“全力以赴”的意义。“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收获不一样的自己。”这份敢闯敢拼的精神,不仅让她在赛场上收获荣誉,更会成为她大学生涯中耀眼的回忆。
审读人:朱峰 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