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学子护社区:清凉送入户 防诈入民心

时间:2025-07-31 19:40 来源:法学院 作者:何祎丰 编辑:江明慧 点击:

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护成长”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刚刚结束暑期爱心托管班,便再次走进融侨华府社区,开展“夏送清凉+防诈宣传”双线行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设立社区防诈宣传点、开展入户精准宣讲等多元形式,为社区空巢老人和困难儿童送去夏日消暑物资与真切关怀的同时,将实用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从而筑牢社区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为民”的宗旨。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何祎丰)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护成长”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刚刚结束暑期爱心托管班,便再次走进融侨华府社区,开展“夏送清凉+防诈宣传”双线行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设立社区防诈宣传点、开展入户精准宣讲等多元形式,为社区空巢老人和困难儿童送去夏日消暑物资与真切关怀的同时,将实用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从而筑牢社区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为民”的宗旨。

图 1:志愿者向居民发放防诈手册

实践团成员分工明确、兵分两路开展行动。一组在社区广场设立防诈宣传点,为过往居民分发防诈手册,讲解各类诈骗的特点与防范手段。为提高社区居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团队还设计了内容紧扣日常诈骗场景的防诈知识问答环节,并分发活动奖品。居民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通过互动交流,大家加深了对防诈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进一步提升了防骗能力。

图 2:志愿者看望社区老人

另一批队员则跟随社区网格员,开展上门送清凉和防诈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携带绿豆、菊花茶等消暑物品,走访了社区独居老人和困境儿童家庭。志愿者们先送上清凉物品,并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与生活情况。

图 3:志愿者向老人普及防诈知识

独居老人因行动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是诈骗的主要目标人群,因此,队员们结合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案例,如冒充子女借钱、虚假保健品推销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了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段以及对劲的防范方法。队员提醒老人,遇到陌生来电或可疑情况,务必保持警惕,及时联系子女或社区网格员,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话,也不要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谢谢你们能在这么热的天过来看望我们,你们的心意才是我们在酷暑的清凉!”一位被探望的老奶奶说道。

图 4:实践团成员与社区负责人合影

此次暑期送清凉与防诈宣传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送去了清凉和关怀,更通过专业的普法宣传,增强了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参与活动的队员们也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法律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未来,我院学子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公益活动,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审读人:万枞 张永基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