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晓田 魏清)为引导琴台社区小朋友感受物理科学魅力,点燃对物理学科的好奇与探索热情,7月14日至15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格致科普·‘团’聚青春”社区科普实践队琴台社区分队在琴台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围绕“魅力光影”、“生活中的热胀冷缩”、“声音的秘密王国”、“家用电器的奥秘” 四个主题,为孩子们打造趣味物理小课堂。
14日上午,实践队队员钟瑷忆以一段活灵活现的手影视频引入《魅力光影》科普课堂,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视频里走动的麋鹿、昂首的马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钟瑷忆随即揭示:神奇影子的形成离不开光源、遮挡物和接收屏三要素。接着钟瑷忆引导同学们回想当太阳高低变化时,自己影子的长短如何神奇改变。孩子们纷纷给出答案,说出自己对影子的观察。最后,钟瑷忆拓展影子的应用,播放经典皮影戏视频,让孩子们领略光、影、戏交融的传统艺术智慧。这堂融合观察与实践的课程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身边的光影奥秘。

图1 钟瑷忆讲解影子形成的三要素
14日下午,实践队队员范礼君为社区儿童带来一堂生动的热胀冷缩科普课。她首先解释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范礼君还鼓励小朋友们分享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加深小朋友对热胀冷缩的理解。生活中铁轨留缝、温度计液柱升降均是热胀冷缩现象。课堂的“热水使气球鼓起”实验中:将气球套在空矿泉水瓶口。当瓶子浸入热水,瓶内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强大的推力瞬间将干瘪气球“吹”鼓。课堂最后,孩子们有序走上讲台尝试实验,感受压强的魅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图2 范礼君讲解热胀冷缩的定义
15日上午,实践队队长代书芳以《声音的秘密王国》为主题开讲。她通过趣味实验,带领孩子们探索声音奥秘:用鼓面小纸屑跳动展示“声音由振动产生”,借土电话、水中敲铃铛实验,直观呈现声音在固、液、气不同介质的传播,还介绍超声波碎石、次声波监测等应用,激发孩子们对声学知识的好奇。

图3 代书芳提问声音如何产生
15日下午,实践队队员刘念为孩子们带来《家用电器的奥秘》课程。他从冰箱保鲜原理、微波炉加热机制入手,讲解安全用电与节能常识,科普火电、可再生能源知识,引导科学用电理念。课堂将科学融入生活,激发孩子们对能源与环保的兴趣。

图4 刘念提问冰箱保鲜原理
此次系列科普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收获了丰富的物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观察世界、热爱科学的种子。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持“格物致知”的科普理念,为社区孩子们打造更多寓教于乐的科普课堂。
审读人:马英 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