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转载自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 近期以来,从河南防汛救灾到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牵动人心。为全力支持和配合抗洪防疫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大华研学子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科学有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抗洪、抗“疫”志愿服务中去。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彰显了华研学子的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力证明了华师青年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优良作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冯远航的陈怡兵积极投身抗洪之中。2021年,冯远航的家乡河南省新密市经历了先防汛后战疫的严峻考验。汛情期间,冯远航身在外地,积极向家乡捐款。回乡后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紧张起来,河南省开始了频繁的核酸检测。冯远航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进行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
考虑到社区工作人员白天工作的辛苦,冯远航在核酸检测的志愿活动中主动选择了晚上值班。冯远航表示:他为自己报名参与了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感到庆幸,在服务过程中,他感到了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与此同时,还未归家的陈怡兵通过微信微博转发一些救援信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帮助家乡人民渡过难关。
陈怡兵回到家乡郑州的第一天,听到附近的志愿点需要人手搬运物资,迅速赶到现场。在防汛救灾工作正马不停蹄展开的时候,七月底,郑州市二七区六院出现了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城又陷入了紧急戒备的状态。陈怡兵家迅速被定为封控区。此时政府要求全市进行核酸检测,社区工作人员号召志愿者们进行协助,于是陈怡兵毫不犹豫又投入了全民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中去。
到访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劝导,布置核酸检测点,维持居民秩序,帮助老年居民填写信息,虽然我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但当我听到社区居民和医务工作人员说:“你们辛苦啦!” ,真的觉得自己在做一件这个时期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的齐心,在突然蔓延的“德尔塔”疫情中,受公务员父亲的影响,成为一名值班值守点的大学生志愿者,守住家乡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线,切实保证每一位居民的健康与安全。齐心表示:当我也在风雨中坚守,披着月色星光回家时,我终于感受到了身上的力量,也体会到了每一个在一线抗疫的人深深的坚守。比起那么多伟大的人来说,我的力量或许很微弱,但我想志愿者就是这样,每一份微弱的光汇集在一起总能够点亮一片黑暗。
8月6日,在济源市发布了全市人员核酸检测的公告后,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的成玄歌毫不犹豫向所在社区纸坊村报名成为志愿者,成为了千千万万“抗疫”大军中的一员。她的主要工作为协助医生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并引导居民扫码登记信息。工作完后的晚上,成玄歌由于长时间出汗被捂而导致过敏,胳膊和腿上都长了痱子。
8月4日,法律硕士杨小丽看到辅导员在群里转发的志愿者招募消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穿上抗疫防护服,调整心态,投入工作......最后脱下防护服和手套,杨小丽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热汗浸湿了一大半,手也变白了。杨小丽表示:第一次如此真实地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坚守,内心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同时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无论未来自己从事什么职业,一定要继续保持心中的那份热爱,努力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在河南突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多地停水停电,灾民安置工作繁重而紧迫的时候,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的陈果积极参加抗洪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物资搬运、食堂帮厨、卫生打扫、分发食物……一箱箱救灾物资在志愿者手中传递,一份份饭菜从志愿者手中送出,保证让每一个人吃上热乎饭,睡上安稳觉。艳阳下汗水湿透了大家的衣服,但每个人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萤火虽微,愿做其芒。灾难来临之际,基层党员同志抗洪抢险、冲锋在前;各界志愿者们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十天的志愿服务虽然已经结束,但灾后重建工作依然在有序进行中,每个人携手并肩,河南一定中!
华研学子在“防汛战疫”工作中书写无悔青春,切实体现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哪里有需要,华师青年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让我们为奋斗在抗疫抗洪一线的青年学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