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武汉蜗牛家园开展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08 18:41 来源:心理学院 作者:杨祺祺 李艺园 编辑:邓欣慰 点击:

7月4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队赴武汉市蜗牛家园,开展“心立方,星希望”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应用心理学专业优势,团队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设计了结构化干预课程,涵盖认知训练、情绪识别、感觉统合及社交技能四大模块,推动高校心理学资源与特殊教育需求的深度结合。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杨祺祺 李艺园)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多重感官学习理论”,队员采用视觉(蔬菜实物卡片)、听觉(宝宝巴士视频)、言语复述(领读-跟读模式)三通道整合策略,强化儿童对生活常识的编码与存储。例如在“认识蔬菜”课程中,通过动态视频吸引注意,再以高饱和色卡片刺激视觉皮层,辅以分音节发音训练,有效提升儿童对“西红柿”“胡萝卜”等复杂词汇的语音辨识准确率。

图1-队员程思彤给孩子们授课

引入“情绪认知的维度模型”,在“情绪与颜色”的主题课程中,队员们将抽象情绪具象化为色彩符号:红色对应愤怒、蓝色对应悲伤,引导儿童通过不断地识记,匹配情绪与色块,并通过情绪主题儿歌旋律强化记忆,显著降低ASD儿童的情绪错误识别率。

同时,队员们还开展了特殊运动训练,设计了阶梯式训练方案,通过“手臂环绕保护——半辅助——独立完成”的行为塑造,逐步减少肢体辅助,提升儿童肢体协调性,促进儿童运动自信心。

图2-队员陈一玮协助孩子们运动训练

音乐课上,队员们通过欢快的旋律,用手指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队员们还在手指操中嵌入社交元素,增强孩子们的社交互动。

图3-队员田菊香协助孩子做手指操

体育训练时,队员们与孩子们翻滚嬉戏,将训练化作充满欢笑声的游戏。在短暂时光里,队员们已经与蜗牛家园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珍贵的情谊。

图4-队员陈武陪伴孩子

在星星的世界里,爱是永不熄灭的微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用温暖的陪伴帮助孩子们增强与外界对话的勇气,用爱与温暖照亮孩子们的前行之路。此次“心立方,星希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应用心理学专业优势,将高校心理学资源更深地引入特殊教育领域,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审读人:丁玉斌 刘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