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语思实践队恩施分队开展推普调研

时间:2025-07-12 20:29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杨虹钰 编辑:李旭垠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了解宣恩县推普现状,7月2日-8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思实践队恩施分队在教师邱领的带领下,深入宣恩县学校和社区,进行“推广普通话”(以下简称为“推普”)调研实践活动。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杨虹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了解宣恩县推普现状,7月2日-8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思实践队恩施分队在教师邱领的带领下,深入宣恩县学校和社区,进行“推广普通话”(以下简称为“推普”)调研实践活动。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方言体系。普通话的推广不仅关乎语言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更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推广普通话是否会造成方言危机?”“推广普通话的难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成员先后前往宣恩一中、康庄社区和贡水河畔等地,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地推普现状,倾听不同人群对于推普的意见与建议。调研对象涵盖学生、教师、社区居民、游客等多类群体,共计发放百余份调查问卷。

图1:实践队员向同学们发放调查问卷

在与宣恩一中教师的交流中,调研队员了解到,老师们普遍认为普通话的推广对学生未来发展极为重要。老师们一致表示,普通话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工具,更是他们未来升学、就业以及融入社会的关键技能。据了解,宣恩一中通过举办朗诵大赛、歌词创作大赛等活动,积极营造普通话学习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

图2:实践队员对老师进行访谈

实践队员们深入康庄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居民亲切交谈,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发现,由于方言在日常交流中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和实用性,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习惯使用本地方言。尽管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居民们对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主动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渠道了解推普政策,并表示如果有学习机会,非常愿意积极参与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

图3: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经过实地调研,实践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宣恩县普通话的应用现状,更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于促进民族交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本次调研为实践队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如何在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未来,实践队将紧密结合调研结果,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推普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实践队将以语言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宣恩县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审读人:陈哲 吴波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