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思传薪火 支教绽芳华:语思实践队支教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10 21:13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甘雨露 编辑:刘艺虹 点击:

为深入贯彻“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的时代号召,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帮扶政策,7月2日至7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思实践队赴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本次活动以“践行师范初心,赋能乡村教育”为宗旨,实践队在康庄社区与宣恩一中同步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多样化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搭建成长平台。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甘雨露)为深入贯彻“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的时代号召,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帮扶政策,7月2日至7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思实践队赴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本次活动以“践行师范初心,赋能乡村教育”为宗旨,实践队在康庄社区与宣恩一中同步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多样化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搭建成长平台。

图一:实践队队员为社区小朋友上课

在康庄社区,实践队以“五育融合”为框架,为6至8岁儿童精心打造趣味启蒙课程。“萝卜蹲”“击鼓传花”等破冰游戏迅速拉近彼此距离;外语启蒙课借助“身体英语歌”激发孩子学习新语言的兴趣;科学活动以“宇宙的奥秘”为主题引导孩子们手绘星球图,初步了解天文知识;美育课堂则引导孩子们用棉签绘画,感受艺术魅力。通过游戏、语言、科学与艺术等的有机融合,实践队为社区儿童带来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启蒙体验,助力儿童全面且有个性的成长。

图二:教师子女与实践队队员积极互动

针对宣恩一中教师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实践队以“学科深化+素养提升”为核心,构建进阶性学习场景。学科课程注重思维启发,如借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火”学习相关英语短语,在历史剧本杀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梳理史实。素质课程侧重能力培养,辩论课引导逻辑表达,绕口令比赛矫正普通话发音。实践队通过学科与素质课程的融合,为学生提供系统立体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

图三:黄鸿为语思实践队颁发荣誉证书

“语思实践队的课程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知识之窗。”宣恩一中教师、周一鸣同学的妈妈感慨地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兴奋地分享‘课堂轻松又有趣’‘明天还要带彩纸做手工’,这种对学习的期待让人特别感动。”

为表达对实践队的感谢,宣恩一中工会主席黄鸿老师向语思实践队颁发荣誉证书,充分肯定并表彰了队员们在教学期间的认真负责与出色表现。

对实践队队员而言,这不仅是一堂堂普通的课程,更是一场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深度探索。从课程设计的反复打磨,到课堂上对突发状况的灵活应对,队员们逐步体悟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如指导老师邱领所言:“教育实践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观察与互动中读懂孩子,在调整与创新中回归教育的本质。”

图四:实践队与班级学生合影

此次支教活动以精准化、分层次的课程设计,有效对接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成长特点,不仅为乡村儿童带去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将教育理论付诸实践的宝贵平台。语思实践队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饱满的青春热情,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知识的种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青春力量在一堂堂生动课程中融入乡村振兴与教育强国的时代篇章。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