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朱子涵)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7月2日-8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思实践队恩施分队在教师邱领的带领下赴恩施宣恩县开展旅游业国际化调研。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旅游业国际化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搜集一手信息,为增强宣恩旅游业的国际吸引力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实践队员向宣恩一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当地青少年对旅游业国际化的认知和期待。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表示在宣恩日常出行时能见到英文、韩文等外文标识,超90%的学生表示了解外国游客来宣恩旅游这一事实。这表明当地青少年对旅游业国际化有一定的认知和关注,宣恩的国际化旅游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并被当地居民所感知。

(图一:实践队队员分发问卷)
实践队队员对椒园镇康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周丹进行深入访谈。周丹表示,近年来宣恩县旅游业国际化成果显著,外国游客数量持续攀升,文旅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五月,来自俄罗斯、格鲁吉亚等22个国家的25名外媒记者到宣恩彭家寨、伍家台等景区进行参访。伍家台贡茶文化推广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品茶,来自德国、摩洛哥等国的茶商代表与当地茶企签订采购协议。她骄傲地说:“这片土地的山水灵秀与人文魅力,是宣恩旅游走向世界的一张亮眼名片。”

(图二:实践队队员采访周丹书记)
她进一步提到,宣恩旅游业国际化有力地带动了贡水白柚、黄金梨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提供强劲动力。最后,周丹表示未来将继续乘着宣恩旅游业国际化的东风,推出特色多元产品,让宣恩特色农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 “金色招牌”。

(图三:实践队队员与周丹书记合影)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实践队成员用脚步丈量宣恩文旅发展的脉络,不仅为宣恩县旅游业国际化建设贡献了青春智慧,更在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价值。实践队将继续探究宣恩县旅游业国际化现状,探寻乡村旅游与全球市场对接的创新之道,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