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殷梅 孟泊含)为进一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6月30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下文统称学部)智承星火实践队走进位于天下英雄城——江西省南昌市的沙井街道党群服务综合体,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与基层治理探索实践活动。
实践队由2名指导教师、7名大学生党员及3名共青团员组成。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实践队以AI赋能社区治理,旨在通过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的深度结合,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基层治理迈向智能化、精细化的新阶段。

(实践队队员合照)
走进联络站,触摸民主脉搏
实践队首先由学部党委副书记李娜带头,赴沙井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参观学习。该联络站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是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的园地、联系群众的高地、履职行权的阵地和人大制度宣传的基地。沙井街道意见建议闭环办理“四个一”机制,有效搭建沟通桥梁、汇聚民声民意,也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AI进社区,赋能治理升级
随后,实践队依托学科优势,开展“AI赋能社区从‘治理’迈向‘智理’”主题科普课程,通过案例演示、场景模拟等形式向社区工作人员展现了AI技术在社区治理的智能监控、便民服务、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借助AI技术的高效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能力,辅助社区工作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聚焦于更具温度与深度的治理问题,让科技为生活赋能、让社区工作越来越好、让人民生活更加圆满幸福。
座谈促交流,共话治理新篇
在座谈交流环节,街道社区代表与实践队聚焦“红色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人大与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发挥青年力量助推基层发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实践队成员认真聆听人大代表在社区矛盾调解、政策落地等场景中的治理经验,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知识,提出搭建集民意收集、资源调度、流程追踪于一体的数字化协同平台,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思路参考。

(实践队成员与街道社区代表合照)
本次沙井之行,是智承星火实践队将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深度结合的生动实践。实践队以学科优势为支撑,将大数据分析、智能治理模型等专业成果融入乡村产业规划和公共服务优化,打通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新时代青年既要做先进技术的传播者,更要成为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先锋,用专业诠释担当,让青春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绽放光彩。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