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邱何一 陈宇欣 陈雯潓)为培养儿童的计算机思维与编程能力,7月10日,计算机学院“在E心,绘楚章”暑期实践队走进五环社区,开设以“E心进社区,童心探编程”为主题的少儿编程启蒙课堂,引导社区儿童学习Scratch编程软件的基础操作。课程由实践队队员陈慧担任主讲,其余队员协助开展教学互动。

图1:实践队与部分学员进行合影
陈慧以“动画和游戏里的角色是怎样动起来的?”切入,结合学员们的回答,她将编程概念与动画、游戏场景关联,以“拼乐高积木”类比Scratch的指令组合操作,详解软件界面的核心区域。随后,通过角色移动、造型切换等简单示例,她演示了“从上到下、逐条执行”的编程逻辑,帮助学员快速理解基础原理,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图2:陈慧为学员讲解Scratch编程的有关知识
理论学习后,实践队员围绕Scratch的指令拖拽、逻辑组合等核心操作展开分组实操教学。针对“保卫小鸡”项目,队员引导学员分步完成背景绘制、角色添加及脚本编写任务,重点讲解“重复执行”“碰到边缘反弹”“坐标设置”等指令的用法。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及时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确保他们都能上手实操,逐步掌握从拖拽指令到完成简单程序的操作,最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编程作品。

图3:王子瑶正在向学员们讲解编程项目
展示环节中,社区学员完成的“保卫小鸡”作品与实践队准备的“飞机大战”“植物大战僵尸”等进阶作品同步呈现。前者以简单指令构建出老鹰俯冲、扫把驱赶等趣味互动场景,后者则调用声音、变量等功能,呈现出角色生命值计算、关卡切换等丰富效果,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到编程的多样性。
两类作品的对照呈现,不仅直观展现了编程从基础到进阶的成长路径,更生动诠释了“创意无高低,实践即收获”的理念——无论是简单互动中的奇思妙想,还是复杂程序里的逻辑构建,都承载着对数字世界的探索热情,让孩子们在观摩中既看到编程的多元形态,更感受到从“尝试”到“精进”的成长力量,激发持续探索数字技术的内生动力。

图4:为参与展示的学员颁发奖品
此次编程启蒙课堂采取“理论讲解+项目实践”模式,助力社区儿童初步掌握Scratch编程的基础知识,有效培养了其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活动以具象化的实践操作为载体,生动展现出编程技术的应用价值,对激发儿童科学兴趣、提升数字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打磨面向儿童的编程科普课程体系,以更多元的形式为青少年儿童数字素养提升赋能。
审读人:庄甲鹏 肖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