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欧阳嘉蕙 任宇彤 唐诗吟)8月24日,计算机学院“E语红途 智导井冈”实践队于井冈山市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走访村落、对话基层村委、探寻红色场馆,在实地考察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探寻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调研伊始,实践队在井冈山中心参加升旗仪式,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队员们以庄重姿态开启此次红色之旅与乡村探寻之行。
实践队首站抵达神山村,走访曾获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亲临视察的竹制品手工艺店。队员与店主深入交流,了解到店主兼具烈士后代、手工艺人、农民代表等多重身份,多年来坚守竹艺传承。队员现场参观各类竹制品,并模拟体验打糍粑,感受村落特色文化与手工艺传承魅力。

图1 实践队走访竹制品手工艺店
在神山村走访过程中,实践队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实践团队进行校际交流,围绕红色传承、乡村调研等话题,分享实践见闻与思路,以交流互鉴丰富实践收获。

图2 实践队与其他高校实践队合影
随后,实践队与神山村妇女主任黄娜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座谈。党建方面,黄娜详细介绍“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参与环境整治及‘党员一家亲’走访”等举措,展现基层党组织服务村民的扎实工作。
产业发展上,针对队员提出的“村民手工艺品线上销售渠道”相关疑问,黄娜说明其线上推广面临的“手续不全、产量较少”等现实阻碍;同时介绍了村里已落地的“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新举措——引进专业公司直播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村委会协调场地与土地,优先带动本村就业。

图3 实践队与黄娜进行座谈
此外,黄娜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为节点,讲述神山村游客量增长、特色产业发展历程,还以神山村村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彭夏英为典型,介绍其从贫困到创办全村首家农家乐、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脱贫攻坚故事。
调研期间,实践队还赴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展红色学习。在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内,队员们参观展厅陈列,近距离感悟革命先辈的斗争智慧;走访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第一次会见旧址——龙江书院,在实地实景中重温峥嵘革命历史,厚植红色情怀。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队员们系统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脉络,参观馆内珍贵革命文物与历史资料,进一步深化对井冈山精神的认知。
实践队最后一站从南山公园启程,经五大哨口登顶火炬广场。在“薪火相传”主题雕塑前,队员驻足仰望,于群山实景中回望先辈征程,体悟“薪火永续”内涵,让红色基因在徒步与共鸣中传承。

图4 实践队在火炬广场合影
此次调研,实践队既实地感悟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深入了解了神山村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未来,实践队将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学习与实践的动力,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审读人:庄甲鹏 肖克